健康養身★流感高峰來襲,除了打疫苗,還可以這樣增加免疫力!

12月過後,氣溫開始直線下降,同時流感疫情卻逐漸升溫。尤其兒童因為免疫力不足,若長時間待在密閉空間裡,很容易透過飛沬或接觸,而被傳染流感。最令家長們困擾的是,流感與感冒有許多相似的症狀,讓人難以辨識。許多人發現發燒,以為只是單純的感冒,吃點藥、多喝水就會痊癒,沒想到卻越來越嚴重,就診後才驚覺得到得是流感,甚至因為太晚就醫,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流感高峰來襲,除了打疫苗,還可以這樣增加免疫力!

流感、一般感冒,你分得清楚嗎?

每年11月至隔年3月,是流感盛行的主要季節。又因為氣溫忽冷忽熱,容易感冒,兩者症狀類似,容易混淆。如發燒是流感的主要症狀之一,但一些強大病毒引起的感冒也會出現發燒症狀,難以區別。

耳鼻喉科陳佑誠醫師表示,流感引起的發燒,體溫會在39度以上,即使服藥,也不一定能明顯的退燒。除了發燒以外,還會伴隨著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這些都是流感最明顯的特徵之一。倘若發現身體不適,建議還是盡快就醫,避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

預防流感不只打疫苗,還要提升免疫力

面對來勢洶洶的流感,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接種流感疫苗。陳佑誠醫師提醒,疫苗在接種後,需要長達2周時間才能在體內形成抗體。11月底便正式進入流感高峰期,已經出現疫苗吃緊的情況,建議民眾及早施打疫苗。因為近期疫苗出現變色、懸浮物等異常,如果民眾有疑慮,可以在施打前請醫護人員做好三讀五對的動作。

施打疫苗最重要的是促進免疫系統的抵抗力,降低感染機率與重症併發的可能性。陳佑誠醫師建議,平時勤洗手、戴口罩,甚至是透過漱口,避免流感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染。除了預防外,還是要提升自體免疫力,不論是感冒還是流感,都不會輕易上身。

流感、感冒都別怕,天然防護品來幫你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由許多防禦細胞共同組成,但免疫系統的恆定很容易受到內外在因素影響,因此可以適度攝取提升免疫力的營養素,如維生素C、鋅、以及生物類黃酮,這是種很強的抗氧化劑,抗氧化力是維生素E的50倍,維生素C的20倍。市面上常見的蜂膠,主要的作用就是來自生物類黃酮。

流感高峰來襲,除了打疫苗,還可以這樣增加免疫力!

蜂膠源自蜜蜂築巢時,採集落葉樹樹脂,結合特殊物質,封住蜂巢入口,預防病菌感染內部。人們發現這種物質可以抗菌、防腐,進而開始提煉與應用。除了生物類黃酮,蜂膠含有維生素如A、 B1、B2、B6、C、E、D,可以紓解29種以上細菌所引起的疾病,對於抵抗病毒、真菌以及消炎,都有一定的功效。最重要的是,蜂膠可以調節免疫系統功能,促進巨噬細胞的產生,增加抗體,因此,蜂膠有「自然界的最佳防護品」的稱號。

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蜂膠產品,你吃對了嗎?

近年來蜂膠被視為絕佳的保健食品之一,良好的蜂膠需要源自於無污染的地區,例如在紐西蘭出產的蜂膠,除了不含重金屬之外,也是唯一禁止蜂農餵食抗生素給蜜蜂服用的國家。

流感高峰來襲,除了打疫苗,還可以這樣增加免疫力!

許多蜂膠產品會以濃度作為指標,但實際上,蜂膠最重要的有效成分是生物類黃酮的含量。Propolis Flavonoids Level簡稱PFL®,是類黃酮含量的指標。與其他國際品牌的類黃酮含量比較,PFL®15約為平均值的1.5倍,PFL®30則有3倍之多。因此,在選擇蜂膠產品時,可以留意營養成分上所標示的生物類黃酮含量。

需要留意的是,蜂膠雖然好處多多,還是需要視個人體質來判斷是否適合服用。初期可以在皮膚上局部塗抹,觀察幾天確認沒有出現紅腫或搔癢,再安心服用。家長們可以透過蜂膠,為孩子提高免疫力,進而減少生病的機率,由於幼兒腸胃尚未健全,蜂膠2歲以下,以及蜂蜜1歲以下的幼童,不建議食用,家長們多要留意。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3/713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本週美國各大媒體都有報導的一件事,就是四年一度的美國童軍大露營,今年開始規定BMI指數超過40的人不得參加,32到39.9之間的必須提出自 己的醫療資訊以供審核。美國童軍組織表示提倡健康的身心是他們的宗旨之一,而且也必須考量參加野外露營活動的安全性。不知道美國胖童軍是否會因此控告童軍 組織歧視,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糖尿病人監測血糖將可以不必再扎針了!有生技業者引進不用扎針的血糖機,該項創新的革命性技術,是利用電擊偵測體內血氧濃度,進而能精密的計算出真正的血糖含量。糖尿病高居我國十大死因的第四位,有效控制血糖才能降低死亡率;然而,有不少糖友非常畏懼每天得扎針監測血糖,致使血糖控制不好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周蘭君報導)銷聲匿跡50年之久的狂犬病病毒再度現跡,令全國民眾聞疫色變,新竹市政府請飼主定期為犬貓施打狂犬病疫苗,並避免接觸野生動物,以避免疫情發生。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指出,台灣首例野生動物感染狂犬病病例已正式確診,為防範狂犬病擴散,危及民眾生命安全,請飼主定期帶家中飼養的犬貓至轄內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一名50歲的劉姓婦女,因多次生產後,又快速減重,只要咳嗽及大笑,就會不自主的漏尿。醫師表示,自然產婦要注意生產後2個月內,最好不要快速減重及提重物,以導致骨盆底肌肉鬆弛,造成尿失禁的問題。據統計,在不同的研究中,有12至53%的婦女曾有尿失禁的困擾。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