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慾正常,體重半年卻狂掉10公斤,竟是白血病!

沒有進行減重計劃,體重卻莫名快速直直落,小心可能是癌症警訊!彰化1名53歲張姓男子體重在短短6個月莫名下降10公斤,本身食慾、飲食都正常,於是在一次定期到醫院做大腸鏡檢查時,意外竟揪出罹患典型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俗稱血癌的一種,令患者大吃一驚。

食慾正常,體重半年卻狂掉10公斤,竟是白血病!

烏日林新醫院血液科林增熙主任表示,現代醫學發展十分進步,白血病已不等於致命,但仍不可掉以輕心。(圖片提供/烏日林新醫院)

張姓男子是於今年6月剛好來到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做大腸鏡檢查,發現有瘜肉後採電燒切除,因出現術後出血的狀況,回到門診接受抽血檢查,報告顯示白血球指數竟高達17萬(正常值應是1萬以下),轉至血液科後,才發現自己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醫師立即安排進行標靶藥物治療,9月初病情已經控制得很好,白血球指數恢復正常。

白血球堆積在脾臟,會造成脾臟腫大

烏日林新醫院血液科林增熙主任表示,罹患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患者,初期症狀常會出現精神不濟、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以及脾臟腫大的情形。張姓男子在6月初接受治療前,白血球指數已經超過正常值的20倍,合併有輕微的貧血、尿酸偏高,胃口還可以也沒有肚子痛,然而張姓男子曾在肝臟檢查時發現是脾臟腫大。

林增熙主任指出,肝臟問題常常被誤以為是喝酒或慢性肝炎引起,其實是白血球堆積在脾臟,造成脾臟腫大,容易造成病情延誤,因此必須藉由專業且有經驗的血液科醫師,才能從血液常規檢查中來判斷。

揪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骨髓穿刺或基因檢查可確診

以前罹患白血病的患者,就只能等待有無合適的骨髓移植,林增熙主任說明,現代醫學發展十分進步,白血病已不等於致命,但仍不可掉以輕心。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能透過骨髓穿刺或基因檢查來確診,如果患者一開始不想抽骨髓,可經由基因檢查來初步判定;由於定量的基因檢查跟血液常規檢查可一起進行,不需再額外抽血,治療3個月後,基因檢查也能早期預測預後情形。

食慾正常,體重半年卻狂掉10公斤,竟是白血病!

白血病可依據細胞來源與型態學上的特徵,細分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以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圖片提供/烏日林新醫院)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程分三階段

白血病可依據細胞來源與型態學上的特徵,細分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以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程可分三階段,初期為症狀較輕的「慢性期」,可持續約3~4年;第二階段「加速期」,會出現較多明顯症狀及血球改變,可能會因感染或出血而死亡;最後若是進入「急變期」,接近急性白血病致死率高且預後極差。

所幸張姓男子沒有拖到後期才就醫,否則恐會變成加速期甚至末期的白血病,致死率相當高!林增熙主任呼籲,若是檢查發現白血球指數異常,建議盡早至血液科門診,早期接受治療才能提高預後成果,避免危及生命。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3/713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70多歲的老先生,身體健朗平日喜歡到處遊山玩水,某日突然出現手腳無力現象,起初不以為意,認為年紀大、體力衰退所致,但症狀逐漸嚴重,甚至出現口齒不清等情形,家人懷疑是中風,送醫後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慢性硬腦膜下血腫。原來這名老翁頭部曾經遭到撞擊,由於沒有外傷,就沒去看診,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癌症到底會不會遺傳?僅管近年來醫療技術精進,癌症防治仍是全球首要關注的議題。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公告資料顯示,全球每年約有760萬人死於癌症;而在台灣,癌症已連續31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平均每6分56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癌症。醫師指出,癌症是基因疾病,只要減少基因變異的機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67歲的陳女士,有糖尿病與高血壓病史,20年前因腎臟病切除一顆腎臟,長期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3年前腦部發生血管缺血導致功能受損,最近不幸摔傷腳踝及背部,就醫後醫師開立消炎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改善疼痛;不料,服藥後出現頭暈、食不下嚥,以及嘴乾舌燥等情形,甚至記憶力衰退。台北市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維護心智障礙者的健康,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今天舉辦第二屆公益身心障礙盃桌球比賽;唐氏症寶寶阿龍練習打了4年的桌球,有自己球拍的他連睡覺都會抱著桌球拍。該基金會更發現,桌球運動不僅能提升心智障礙者肌耐力、肺活量,追球過程中也能提升專注力,因而能和工作發揮相輔相成的效果。第一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