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液體OK繃「醫用3秒膠」超便利 但這些情況不適合使用

液體OK繃「醫用3秒膠」超便利 但這些情況不適合使用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小王日前騎機車,為閃過對向違規超車的計程車而摔跤,小腿出現大面積擦傷,且受傷皮膚表面夾雜著許多髒東西,因為趕著上班,忍痛騎到辦公室,同事幫忙使用液體OK繃,不料,傷口持續紅腫疼痛,至急診掛號,才知處置方法錯誤。


皮膚科開業醫師趙昭明表示,液體OK繃可以讓傷口瞬間防水、止血,快速乾燥形成保護膜,進而避免水分或細菌的侵入傷口,引發刺激反應,因使用方便,俗稱「醫用3秒膠」。


液體OK繃「醫用3秒膠」超便利 但這些情況不適合使用

▲醫療器材液體性繃帶(液體OK繃),依使用方式可分為「塗抹式」與「噴霧式」2大類。(資料來源/食藥署;圖/NOW健康製作)


一般來說,液體OK繃適用於手腳指間、指關節等不規則且較不易包紮處等部位,不過,傷口面積必須較小、且形狀規則、皮膚表面較乾淨,才能達到最佳療效。


例如,手工模型工作者在使用美工刀時,不小心割到手指,就可先清潔傷口,避免感染,因傷口為邊緣整齊,且較小,又無滲出組織液,就適合使用液體OK繃。


趙昭明指出,如果傷口面積較大(如車禍大面積擦傷)、過深、過髒,且表面不平整,或大量流血,滲出組織液,或是燙傷,此時,液體OK繃就不適用,如果勉強塗用,可能將細菌包在保護膜中,進而引發感染。


食藥署則提醒,皮膚傷口如已潰瘍、化膿,或在眼睛、鼻子周圍、黏膜及皮膚敏感部位,也不建議使用液體OK繃。再者,這類急救產品大都含有樟腦成分,患蠶豆症者不宜使用。


因此類產品屬於醫療器材,於製造、輸入產品之前,皆需取得衛生福利部核發之醫療器材許可證,且需由具備醫療器材販賣業許可執照的業者販售。民眾如果至日本旅遊,採購這類產品,務必注意數量,以免違反相關規定。


食藥署提醒,民眾選購液體OK繃之前,應該記牢「一認、二看、三會用」口訣,首先認識液體OK繃是醫療器材,其次觀察包裝上所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最後則應在使用前要詳閱說明書,才能正確使用醫療器材。


更多NOW健康報導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孩子兩眼掛著「黑輪」變貓熊 可能是鼻過敏在作怪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爆紅的返老還童照片,不是拍照APP新功能,而是來自社群媒體Snapchat內鍵的濾鏡功能。社群媒體功能已不僅只有發佈貼文,《2018年台灣網路報告》指出,社群使用率更超過8成,主要為20世代族群。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詹佳真表示,社群媒體提供年輕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經痛難耐險釀火災 擅自停藥引發子宮內膜異位症發作惹禍!35歲的郁婷(化名)是一名家庭主婦,兩年前經痛就醫檢查,確診為子宮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也就是所謂的「子宮肌腺症」,在醫師建議下服用新型口服黃體素,服藥八個月後,症狀大為改善而擅自停藥,也不再回診追蹤。沒想到三個月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幼兒腦部在發育過程中為什麼會產生惡性腫瘤?是世界腫瘤專家解不開的謎。法國團隊與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攜手合作,藉助台灣尖端影像技術,追蹤神經幹細胞發育過程,終於破解小兒腦部惡性腫瘤致病機轉,並將應用於研發治療抗癌藥物。台法跨國醫學研究 小腦髓母細胞瘤科學家過去很早就知道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傳統外科重大手術前,病人常因禁食「餓到併軌」,或術後「冷到皮皮挫」,此種壞印象將改觀!國泰綜合醫院推動「術後加速康復療程(怡樂適療程)」,運用團隊整合全方位照護模式,改善手術缺點,幫助病人提早2-3天進食及下床活動。國泰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郭書麟指出,透過術中控制麻醉深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