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淹水易有傳染病 清淤防疫降低散播風險

淹水易有傳染病 清淤防疫降低散播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受到颱風丹娜絲外圍環流及低壓帶影響,導致高雄市部分地區陸續傳出淹水災情,又以楠梓、三民、苓雅、鳳山、仁武等行政區最多,這時民眾可得多注意,因雨後容易導致戶外積水,造成道路泥濘且水源濁度增加,恐增加腸道傳染病、登革熱、鉤端螺旋體及類鼻疽等疫情傳播風險,因此除了務必得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外,也應做好個人防護,並確實清理家園。

災後消毒緊急迫切 掌握防治黃金期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緊急調發漂白水至淹水戶轄區衛生所,並協同各區里長發放至淹水戶,並持續進行相關防疫作為;衛生局表示,把握災後傳染病防治黃金期,民眾應把握三點注意事項,首先包括注意飲水、食物及環境衛生,像蓄水池若淹水,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飲用水則要徹底煮沸,另外民眾也可購買市售含氯漂白水並稀釋100倍,擦拭居家環境。

預防登革熱 確實清除病媒蚊孳生源

衛生局進一步說明,第二則是有效清除病媒蚊孳生源,像是輪胎、各式瓶罐、底盤等易孳生病媒蚊的積水容器,都應儘速清除乾淨,尤其雨後一週將是登革熱防治的關鍵時刻,民眾應趁雨後巡視居家環境,並做好環境自主管理,衛生局也會在雨後一週內,全面稽查積水地下室、資源回收場、廢棄輪胎回收場等列管點,以全面預防登革熱發生。

災後清理身體不適 立即就醫告知曝露史

災後清理期間,避免打赤腳或穿拖鞋清理家園,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工作完畢後則應確實洗手,尤其老年人、身體衰弱、慢性病患者等,屬於高危險族群,應避免直接暴露於污水或淤泥;衛生局提醒,若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或其他身體不適等症狀,應盡快就醫,並主動告知居住地區及污水淤泥曝露史,以利醫師診斷,醫師如發現疑似傳染病應立即通報,才能避免傳染病散播。

【延伸閱讀】

爆菊影響房事?! 藥師分享有「痔」無恐撇步

藝術植髮 打造熟男美形好感度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9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年四技二專暨二技統一入學測驗,與國中會考,將分別於5月2日與3日,以及5月16與17日進行,教育部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要求在考場的所有人員都必須配戴口罩,如果考生沒戴口罩將會予不計分處分,並且往年常見的家長陪考,今年也全面禁止,改由學校組成考生服務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耳朵常常覺得悶悶、怪怪的」、「為什麼呼吸聲特別大,講話時回音感很重」,小心有可能是罹患了耳咽管開放症!林口長庚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趙偉傑表示,門診中確實有一半的病人,因減肥或是糖尿病引起體重快速下降,使得耳咽管脂肪流失,誘發上述症狀。調節耳朵內部壓力 協助中耳腔排除細菌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漏尿是許多產後與中、老年婦女常常遇到的困擾,除了對生活品質有影響之外,也會因為可能產生的尿騷味造成人際交往的困擾。而因荷爾蒙失調而造成的陰道乾澀、搔癢甚至疼痛的狀況也常在生產完的產婦、哺乳中的媽媽、更年期婦女、與癌症治療中的病人身上發現。影響層面從個人不適到性生活不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自從武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世界各國皆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每天聽到各種統計數字快速累積,難免令人焦慮。許多父母為了保護家中寶貝不受侵害,除了努力讓自己跟上防疫資訊的更新,還要判斷消息可靠程度,無形中累積心理壓力。在叮嚀孩子落實洗手、戴口罩的同時,也增加親子衝突,究竟針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