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減緩大腸癌術後副作用 可透過中醫幫助調理

減緩大腸癌術後副作用 可透過中醫幫助調理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中西醫合併治療 有助於增大腸癌療效

在台灣,大腸癌位居癌症的前三位,尤其近幾年,罹患大腸癌的年齡層有增加趨勢,治療上會根據分期不同給予合適治療,包括手術切除、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及標靶治療等四種;安南醫院中醫部部長黃升騰醫師指出,但西醫治療會因不同治療方式及藥物,產生不同副作用,這時就可配合中醫調理,幫助舒緩症狀。

術後易腹瀉 中醫可採健脾升提藥物調理

以大腸癌最常見的術後副作用就是腹瀉不止;黃升騰醫師解釋,尤其當腸子切除越多或接受化療等因素,都會出現明顯腹瀉症狀,嚴重甚至一天可達數十次,讓患者感到疲憊不堪,在傳統中醫而言,屬於脾胃氣虛,這時可採以脾胃跟健脾升提藥物作為調理,通常都能獲得不錯的改善。

解決術後腸阻塞 中醫治療以通腑導滯為主

黃升騰醫師進一步說明,此外,大腸癌術後容易因沾黏或腫瘤阻塞,導致腹痛、便血、體重減輕,甚至糞便大不出來等腸阻塞現象,在西醫治療上會採以通下灌腸,若療效不佳,則得採以開刀緩解,而在傳統中醫而言,則屬於積滯內停、濕熱蘊聚之證,治療時則採以行氣導滯、通腑導滯為主。

預防勝於治療 良好生活習慣是關鍵

通常初期大腸癌術後存活率5年可達90%以上,但隨著到後期存活率相對較低,因此早期發現就能早期治療;黃升騰醫師強調,透過中西醫合併治療,且對症下藥,的確能有效緩解症狀,但預防勝於治療,平時應保持良好的大便習慣外,最重要應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避免攝取油炸燒烤食物,且配合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都能降低罹病風險。

【延伸閱讀】
【珍愛卵巢護一生】晚期卵巢癌患者要勇敢面對疾病 不要害怕化療!
對抗棘手「三陰性乳癌」別怕! 口服標靶藥物延長存活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0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花蓮報導】隨著人口老化,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越來越高,許多人會服用止痛藥、打玻尿酸或補充葡萄糖胺等保健食品,若已發展至嚴重退化性關節炎,恐需置換人工膝關節。衛生福利部最近核准國內首件自體骨髓幹細胞治療計畫,用於治療2至3級退化性關節炎,可望減輕患者膝蓋的疼痛,並延長膝關節使用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2011年因胰臟癌辭世,其實他的胰臟癌是屬於較少見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為響應全球11月10日「神經內分泌腫瘤世界覺醒日」(World NET Cancer Day),5日起至16日於啟川大樓一樓大廳舉辦「光與影」衛教展,...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人過了50歲,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逐漸萎縮,到60歲開始更是以每年0.5%的速率萎縮,持續萎縮可能會增加未來罹患認知功能障礙或失智症的風險,但許多人並未有所警覺,直到晚年出現狀況,才意識到大腦健康的重要,發現時卻為時已晚。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病毒肺炎疫苗何時上市猶未知,醫師提醒家長千萬別忽略孩子應常規接種的疫苗,「一針也不可懈怠」!一名未滿1歲女嬰,差幾天就可施打水痘疫苗,竟被罹患帶狀疱疹的爸爸傳染水痘病毒,未施打過水痘疫苗的新住民媽媽也感染,一家三口被迫一起戰「痘」。新住民媽媽未打過水痘疫苗 陪病也中招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