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科醫師罹患胰臟癌 這項手術讓他恢復工作

牙科醫師罹患胰臟癌 這項手術讓他恢復工作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謝先生是一名牙科醫師,在員林執業。因有黃疸、皮膚搔癢及體重減輕等症狀,電腦斷層發現有胰臟頭部腫瘤;前往臺中榮總接受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胰頭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將近一個月後順利出院。出院後在門診接受化學治療,到目前為止追蹤檢查都沒有觀察到腫瘤復發。謝醫師術後體力恢復良好,曾經有恢復牙科診所的看診工作,但因太太擔心,只好停止工作,現在過著快樂的退休生活。
胰臟癌男性發生率 高出女性1.16倍
臺中榮總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怡如表示,臺灣胰臟癌多發生在40-70歲之間,男性的發生率是女性的1.15-1.16倍。根據國健署民國105癌症登記報告,胰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2.08%,當年因胰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4.18%。發生率的排名男性、女性同為第13位;死亡率的排名則男性為第8位、女性為第5位。民國105年初次診斷為胰惡性腫瘤者共計2,202人,占消化器官及腹膜個案數的6.00%;當年死因為胰惡性腫瘤者共計1,996人。

胰臟癌預後不佳主要是因為缺乏早期症狀及篩檢工具、確診不易、胰臟手術困難且併發症多、化療進展有限等因素,使得整體胰臟癌5年存活率低於5%。只有20%胰臟癌病人初診斷時是可以接受手術,而其中能手術的病人,5年存活率也只有5~25%。

胰臟癌早期無徵兆 不易早期診斷

陳怡如醫師說明胰臟癌早期大部分都沒有症狀,腫瘤大到一定的程度才會出現腹痛,甚至於背痛等非專一性的症狀。胰臟癌的症狀,依發生的位置而有不同。位在胰臟頭部的腫瘤,病患可能會出現黃疸、灰白色糞便、皮膚搔癢、體重減輕、腹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狀。但若病灶發生在體部或尾部,病人可能沒有任何症狀直到腫瘤長得很大時,才有腹部疼痛、胃口不佳、體重減輕等症狀。

針對沒有症狀的病人,有些血清檢查(俗稱腫瘤指數)可以當做參考,目前胰臟癌的腫瘤指數主要是CA19-9和CEA。有症狀的病人,可以接受腹部超音波、腹部電腦斷層、腹部核磁共振等非侵襲性的檢查。若懷疑有胰臟癌時,以ERCP(內視鏡逆行性膽管胰管攝影)做進一步的檢查切片或放置膽道引流,也有良好的診斷性。

外科手術與時俱進 提供治療新選擇

儘管如此,手術切除仍是目前唯一有機會治癒胰臟癌的方法。陳怡如醫師指出,胰臟腫瘤如果沒有遠處轉移或廣泛的血管侵犯,即可施行手術切除。達文西機器手臂可以模擬人手完成手術,只需幾個小傷口,代替傳統手術的大傷口,病人可以早日回復日常生活或及早接受化學治療。

運用達文西機械手臂來輔助腹部手術是患者的一大福音,病人可以早日恢復日常生活或及早接受化學治療;防疫期間建議患者不需因害怕疫情,而抗拒住院開刀,以免延誤治療。
【延伸閱讀】
疫期每天戴口罩狂冒痘? 皮膚科醫師這樣建議
上班族糖友忙翻天 忘了吃藥竟要命?
發炎、感染來勢洶洶! 小心繼發性免疫缺乏病
乾眼症跟你想的不一樣 眼科醫師揭迷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0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為提升全民對血友病的重視,每年的4月17日是「世界血友病日」,社團法人台灣省關懷血友病協會於日前舉辦「2021 逐夢之路 熱血逗陣走」衛教活動,共有上百位血友病友、家屬一起踏出戶外共襄盛舉,也期待讓社會大眾更認識血友病,以及瞭解台灣在血友病治療的努力與成果。熱「血」逗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南報導】台語歌后詹雅雯日前爆出罹患帕金森氏症,而在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國內外名人中,又以《回到未來》男主角米高福克斯最為著名,他甚至還創立米高福克斯基金會(MJFF),用以推動治療帕金森氏症的相關研究。 帕金森氏症患者中腦「黑質」出現異常 這些症狀是警訊 家佑診所院長侯泰宇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心臟蹦蹦跳,像是快從胸口跳出來?若是伴隨呼吸困難、頭暈、昏厥的症狀,一定要留意很可能是心律不整。心房跳動大於350次 恐提升中風、心衰機率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文鍾醫師解釋,心房跳動每分鐘大於350次,連帶導致心室跳動每分鐘100至150之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養成適當的運動有助於預防慢性病!全世界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成年人缺乏足夠的活動能力,根據《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人們透過智能手機應用等智慧工具可以有效激勵人們持續運動,對於運動訓練起到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