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減肥抑制肌瘤,5大飲食禁忌須知

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婦科疾病,肥胖則是肌瘤變大的幫兇,中醫師建議患者先減重,避免肌瘤持續長大。至於減重,進食順序、飲食禁忌,甚至什麼時候減都很重要,想健康瘦身、不復胖,趕快看看中醫師怎麼說吧!
減肥抑制肌瘤,5大飲食禁忌須知
《用餐別先吃飯和肉

許多人以不吃澱粉來減重,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師周宗翰表示,這種方法短期雖有效,但復胖機率高,而且容易造成酮性酸中毒,導致憂鬱、食慾失控等後遺症,建議從改變飲食順序著手,先吃煮過的青菜,將腸胃道與高熱量食物隔開,再吃蛋白質、澱粉類食物,才是健康的瘦身方式

減肥抑制肌瘤,5大飲食禁忌須知
《晚上別吃水果、沙拉

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婦科疾病,肥胖則是肌瘤變大的幫兇,周宗翰醫師指出,鬆軟的脂肪會產生過量雌激素刺激肌瘤生長,患者必須先減重,避免肌瘤持續長大,再藉由針灸、中藥調理治療不適症狀

 

周醫師表示,肌瘤患者減重,最重要的是提高基礎代謝率及溫暖子宮,因此夜晚應避免吃水果、沙拉等寒性食物,以免脾胃運化水濕功能變差,使子宮越來越寒冷,導致水腫型肥胖,並刺激肌瘤長大,建議平時以煮過的青菜作為纖維質來源,水果則盡量在下午以前食用

►看更多:少吃4種食物,避免子宮肌瘤

減肥抑制肌瘤,5大飲食禁忌須知
《健康減重澱粉不可少

他指出,不吃澱粉的減重方式會造成酮性酸中毒,導致憂鬱,食慾失控,而情緒容易影響婦科疾病,不適用於肌瘤患者,因此澱粉是健康瘦身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吃了澱粉就不容易餓,不餓就不會亂吃零食,而澱粉在體內可分解為葡萄糖,提供穩定的能量,而碳水化合物不易轉化為脂肪,吃澱粉類食物容易囤積腹部與臀部脂肪的說法是一種迷思

►看更多:糙米發芽變好吃、更健康



周醫師建議,減重期間,應以富含纖維質的糙米、燕麥及地瓜、南瓜、馬鈴薯等非精緻性澱粉為主食,約佔每餐熱量的2/5,奶蛋豆魚肉類等蛋白質佔2/5,脂肪類及精緻醣類佔1/5,每餐只吃8分飽,每天熱量不超過2000大卡。

►看更多:纖維質豐富,芹菜排廢代謝好處多

減肥抑制肌瘤,5大飲食禁忌須知
《少吃雞蛋、蟹黃

 表示,動物性荷爾蒙在蛋類食品中含量較高,可能刺激子宮肌瘤成長,因此患者應少吃雞蛋、鴨蛋、蟹黃等食物,山藥及黃豆含有荷爾蒙前驅物,也容易刺激子宮肌瘤增生,也需謹慎。

►看更多:【子宮肌瘤Q&A】有子宮肌瘤別吃太補?


 經期後一周再減肥  

此外,很多女性將生理期後視為黃金減重期,但周醫師表示萬萬不可,女性經期時,已流失過多營養與血液,經後5天應及時補充,否則容易導致中醫所謂的「氣血逆亂」,加重婦科疾病與子宮肌瘤的嚴重性,減重最好在月經結束後的第7天開始,持續一星期即可。

 ►看更多:經期前、行經別吃 ~ 寒涼性食材有哪些?

 ►看更多:經期中吃 ~ 溫平性食材有哪些?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勁報記者羅蔚舟/桃園報導】 今(110)年雙十有3天連續假期,近期疫情趨緩,出遊旅次逐漸恢復正常,研判北部主要交通要道可能出現車多的狀況;公路總局第一區養護工程處建議,北部地區的中短程旅次,用路人可以利用台61線及台31線作為桃園地區與台北、新竹間往返的替代道路。 公路總局一工處表示,西濱快速公路...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依據臺南市即時線上協調指揮中心(OLOCC)第10次會議決議,本市自10月1日起調整醫院陪探病規定,陪病者維持1人,部分病房如加護病房、安寧病房、呼吸照護病房、精神科病房、兒童病房等區域、有身心障礙或病況危急者,或其他例外情形經醫師同意者(如:實施手術、侵入性治療、急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華航證實有一名副機師違反居家檢疫規定,擅自外出,遭檢舉調查後違規事證明確,決定擬給予無限期停飛處分。到底還有多少機組員違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0)日下午公布,在8月以及9月期間就有3起違規案件,其中2人是違反居家檢疫規定,1人是違反加強版自主健康管...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死亡又見「雙嘉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7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新增的7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從印尼、美國、丹麥、菲律賓、史瓦帝尼及柬埔寨等6個入境。 陳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