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減脂、拉提、維持3部曲! 躺平甩「腹債」方法要選對

減脂 拉提 維持3部曲! 躺平甩「腹債」方法要選對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中秋連假將至,應景的中式糕餅點心如月餅、鳳梨酥、蛋黃酥等,熱量都不小。加上疫情宅在家因素,帶動電烤盤小家電買氣夯,即使無法戶外烤肉,在家也能享受烤肉樂趣,民眾若管不住嘴巴,當心假期過後「腹債」上身。


非侵入性冷凍減脂療程 讓人躺平就能輕鬆瘦


傑尼斯時尚醫美整形外科院長潘俊豪指出,撇除易讓人發胖的中秋節不說,近來因大部分時間在家防疫就是吃,健身房須戴口罩的規定,也降低了民眾前往運動的意願,多吃少動的結果,門診出現許多有雕塑身材需求的患者。尤其東方女性以腹部、大腿、臀部肥胖的「梨狀身材」居多,或是有肥胖困擾卻沒時間運動的人,醫美有非侵入性的體雕方式,讓人躺平就能輕鬆瘦。


潘俊豪醫師表示,非侵入性冷凍減脂療程如酷S冷凍減脂,針對蝴蝶袖、大腿、腰腹、臀部等局部雕塑需求,能有不錯的成效。酷S冷凍減脂是以低溫破壞脂肪細胞,隨著身體自然代謝,排出體外達到脂肪細胞減少的效果。在國際上已應用多年,根據國際論文期刊研究顯示,平均可減少脂肪厚度10%至25%。


酷S冷凍減脂是衛福部許可的新型儀器,不同於以往,是採雙探頭的設計,能同時雕塑2個部位,縮短療程時間,並有多種探頭尺寸,更適合東方人體型,提升整體療程效率。


酷S冷凍減脂適用於脂肪厚度25mm以上的部位,療程中會感受到些許吸力,但不會疼痛無需麻醉,術後無恢復期,不用穿塑身衣,若要進行多次療程,建議間隔1個月。至於對冷過敏(寒性蕁麻疹)、末梢血液循環障礙、治療區域有感染、傷口或疝氣、裝有去顫器與起搏器之患者、懷孕婦女等族群,則不建議接受治療。


減脂 拉提 維持3部曲! 躺平甩「腹債」方法要選對

▲酷S冷凍減脂適用於脂肪厚度25mm以上的部位,療程中會感受到些許吸力,但不會疼痛無需麻醉,術後無恢復期,不用穿塑身衣。(圖/潘俊豪醫師提供)


Q+音波拉提緊緻肌膚減重皮膚不鬆垮 抽脂結合超能電漿適合產後婦女


潘俊豪醫師補充,對於減重後皮膚鬆弛等問題,可使用Q+音波拉提,屬於非侵入性的深層拉提治療,藉由熱刺激讓原本下垂的組織收縮,並刺激膠原蛋白增生,緊實皮膚。由於聚焦式超音波不會傷及周邊組織,因此相當安全,無副作用。Q+音波拉提具有不同治療深度的探頭,能針對全身各部位治療,也更完整貼合東方人臉型輪廓。


至於產後婦女或大幅度減重患者,若是合併有肥胖與皮膚鬆弛等問題,則較適合抽脂手術結合超能電漿,1次手術療程就能明顯改造身型。這2種療程皆屬侵入性療程,可同時進行,經手術取出皮下堆積的脂肪後,再使用超能電漿促進肌膚緊實,也可以避免抽脂後皮膚表面凹凸不平或橘皮組織。術後需按摩,穿1個月塑身衣,術後需維持固定體重。


體態雕塑如何避免復胖? 善纖達幫助有效維持


雕塑體態後如何有效維持?潘俊豪醫師建議,酷S冷凍減脂療程可搭配使用善纖達(Saxenda),能避免吃太多導致復胖。善纖達在2020年通過台灣FDA核准,適用於體重控制,成分與人體荷爾蒙相似近97%,能延遲胃排空的速度,增加飽足感,進而抑制食慾,減少熱量攝取,達到體重管理的目的。


善纖達為預先定量填充的注射筆,患者每日在家自行注射1次,任何時間皆可使用,1次可攜帶1個月份量,建議使用至少半年,待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後再停用。像是緊接而來的中秋節,減重患者若擔心無法忌口,便可搭配使用。療程前須由專業醫師評估,並檢驗甲狀腺、肝腎功能正常,方可使用。


減脂 拉提 維持3部曲! 躺平甩「腹債」方法要選對

▲侵入性手術和非侵入性體雕療程比較一覽表。(資料來源/傑尼斯時尚醫美整形外科診所;圖/NOW健康製作)


潘俊豪醫師強調,BMI值大於30的患者,建議先減重再進行抽脂手術,避免麻醉時間過長、抽脂量過多,術中引發併發症等風險。此時可以使用善纖達先進行體重控制,再進一步規劃抽脂手術。


潘俊豪醫師提醒,有意減重和雕塑身型的民眾,務必與執刀醫師充分溝通需求後,再量身訂作適合自己的療程。療程後若擔心復胖,或是飲食習慣容易吃太多的人,可使用善纖達,輕鬆讓體重管理事半功倍。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帕金森氏症用藥症狀仍未解 突破細胞間質環境盲點有救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年假期間飲食沒節制,日夜作息不正常,過完年,驚覺肚子多了一大圈!醫美診所謝詠欣醫師表示,每到年後看診,時常聽見門診患者後悔自己在年假期間太過放縱,毫不忌口的飲食與顛倒作息,稍不注意體態已悄悄發福。仰賴醫美科技的進步,告別脂肪已非難事。腹腎肌肉量少 易養大脂肪細胞醫師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田柏升報導】如果您有段時間很high很有幹勁,過一段時間又突然很憂鬱低沉,當心可能是躁鬱症上身。成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張維紘表示,躁鬱症和憂鬱症都是情緒的疾病,躁鬱症最大的特徵,是大部分躁鬱症患者會同時合併躁期和憂鬱期,而憂鬱症則以憂鬱期為主。在躁期的時候,患者會有情緒起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多吃蔬果有益身體健康,甚至也有益心理健康!英美團隊分析4萬名英國人飲食發現,吃較多水果的人,心理問卷評估結果較好。每天額外攝取1顆拳頭蔬菜,和每月額外散步8天的身心益處相當。研究作者,利兹大學博士Neel Ocean表示,蔬果非醫療替代品,卻是改善身心健康的簡單方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疾管署昨(20)日公布國內今年首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症確定病例。患者為中部10多歲本國籍男性,日前隨家人至越南胡志明市探親,後出現發燒症狀,返國入境時,經機場發燒篩檢站攔檢並採檢通報,於昨日確診。患病婦女需延後懷孕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個案將居家隔離至25日,目前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