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減重後,脂肪去哪了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 編譯

這世界充滿了時下最新流行的減重餐點,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當你體重計上面的數字減輕了時候,身體的脂肪跑去哪兒了。

這個問題事實上連許多營養學家、健身教練、醫師的回答都不一樣。在一份2014s年的問卷調查中,研究者訪問了150位健身教練、醫師、營養專家,竟然大部分人都答錯。大家最容易得到的誤解是,這些脂肪變成能量了。這個理論的問題在於身體是會儲存能量的,這理論違反身體的自然律。有些人覺得脂肪會變成肌肉,這根本不可能。另外有些人覺得脂肪從結腸中離開了。

正確的答案是,體重減輕時,脂肪轉化成碳水化合物以及水分。我們每天都經由肺部,排泄碳水化合物,水分進入我們的循環系統,直到變成尿以及汗水。如果你減輕了十磅的脂肪,有8.4磅的脂肪會從肺部呼出,另外有1.6磅的脂肪會變成水分排出。因此,人類身體的脂肪幾乎都是經由呼吸排泄掉的。

這個結果可能讓你驚訝,每份你吃進去的醣類以及脂肪都會轉化成碳水化合物以及水分,酒精也一樣。蛋白質的命運也是一樣,除了少部分會變成尿素以外。

人類唯一會進入結腸而無法消化的食物是纖維。除此之外,每個人類吃進去的食物都會被消化吸收進入血液以及器官裡面。之後,這些營養不會不見,直到被人類呼吸呼出來。

減重後,脂肪去哪了

我們在高中都學過[能量進去多少,就會出來多少]的定律,但是能量是個很複雜的概念,即便專門研究營養學及肥胖的專家都很難掌控。根據美國政府調查,美國人一天吃進的食物(含飲料)的重量約3.55公斤重。在這當中,有430公克的食物是固體營養素,只有17公克是纖維,另外3.11公斤是水分。另外沒被報導的是,我們有呼吸進入超過660公克等量的氧氣。因此,如果你吃進3.55公斤的食物和水,加上660公克的氧氣,那你應該要代謝出4.2公斤的能量,那你才能夠減重。

美國人一天當中吃進的43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酒精幾乎會變成770公克的二氧化碳合物,加上290公克的水,和31公克的尿素。一個75公斤重的成人的一天基礎代謝下,會製造59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好消息是即便你在睡覺,你也會呼出20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即便你什麼都不做,藉著睡覺,你也達成一天中需要消耗熱量的1/4了。

因此,談到要把脂肪變成碳水化合物,我們可以藉著呼吸就讓我們減重嗎?不幸的是,不可能。超過你身體需要地用力地呼氣與吸氣只會讓你感到暈眩,甚至昏倒,但不會幫你減重。唯一可以持續增加身體消耗體內碳水化合物的方式就是不斷地運動肌肉。

但也有好消息。你只要站起來,走路、煮菜、做家事、掃地或吸塵,你都在運動。有人會藉著吃進少於你身體每日需要的養分就可以減重,這可能對減重有幫助,但是很多人對於減重有誤解,只是[少吃]恐怕也無法長期減重,甚至大家都無法理解原因。

 

延伸閱讀:

計算卡路里不是減重關鍵

年過四十,減重跟多吃蛋白質

還在亂吃減肥藥嗎?告訴你8 個真正有用的減重辦法,瘦回魔鬼身材!

速效減肥藥的“潛在危險”

 

Reference :

Where fat goes when you lose weight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日本進口的B群大規模回收!食藥署今(24)日公布最新產品回收訊息,大法貿易股份有限公司進口的「愛肌寧錠劑 Alifromin EX Plus Tablets」,因為日本原廠進行安定性試驗時發現主成分含量有下降趨勢過快的情形,可能撐不到原本的保存期限4年,決定啟動預防性...

閱讀詳情 »

胰島素一百歲了!胰島素自1921年被發現,至今已拯救無數糖尿病患者的生命,目前全球也有千萬糖友使用,胰島素不僅在糖尿病的治療歷史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也在整個醫學史中建立了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1921年,加拿大的班廷醫師(Frederick Banting)與醫學生Charles Best首次從狗的...

閱讀詳情 »

食道癌初期無明顯症狀  長期有吞嚥困難應提高警覺 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以及衛生福利部癌症死因統計,民國107年有2,778人罹患食道癌;109年則有1,954人死於食道癌。其中罹癌者9成以上為男性,好發於50-70歲,為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位、癌症死因排名第5位。食道癌患者初期...

閱讀詳情 »

  喝寶特瓶飲料連塑化劑一同下肚?  加熱、重複使用易溶出塑膠粒子 寶特瓶產品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近期有網路流言傳出,飲用寶特瓶飲料會同時喝下大量塑膠微粒,食藥署甚至因此發文澄清。另外,長期購買飲用寶特瓶裝飲料,是否也會接觸到過量塑化劑,也是民眾常見的食安擔憂。中原大學生物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