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測不到等於不具傳染力! 她染愛滋十年自然產下健康胎兒

▲部立桃園醫院發表台灣首部改編自女性感染者真實故事的愛滋微電影「愛,一直都在」。(照/部立桃園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快翻轉你對愛滋感染者的錯誤刻板印象。愛滋感染者小薇(化名)10年確診後,一度面臨告知同學卻被排擠的偏見與歧視,好險有家人溫暖接納,感情路上也找到願意一路相挺的伴侶,穩定服藥的她,不僅身體狀況良好,未傳染愛滋病毒給另一半,還自然受孕,產下健康的胎兒。

2019世界愛滋日前夕,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今(25)日發表台灣首部改編自女性感染者真實故事的愛滋微電影「愛,一直都在」,當事人小薇也錄音變聲分享心情。

小薇10年前還在唸書時,一次昏倒送醫後不斷發燒、罹患肺炎,經歷反覆治療跟檢查確診感染了HIV愛滋病毒,從沒想過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一開始還疑惑「不是說那是某些人才會得到的病嗎?」好在有爸爸一直陪伴著她接受治療。

一度鼓起勇氣,將秘密告訴了閨蜜,小薇沒想到的是,沒有得到對方的理解及支持,換來的卻是逐步的疏離,還好當下有家人跟男朋友陪伴,才讓她有力量度過初感染最難熬的哪個階段。

小薇說,後續幾段感情要確認關係時,她都會勇敢地坦白自己感染者的身分,幸運的是對方都沒有因此轉身離開,當跟現在先生交往兩三年後,當時還是男友的先生甚至主動提出希望有自己的孩子,而且定期篩檢的結果,先生到現在都沒有被感染。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鄭健禹強調,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治療藥物持續推陳出新,經過國際大型的研究發現,愛滋感染者接受治療,血液中測不到病毒量且穩定長達6個月以上時,能100%預防透過性行為的途徑傳染給他人,也就是「測不到等於不具傳染力,U=U(undetectable= untransmittable)」。

事實上,在治療的進步跟醫療團隊的努力下,以部立桃園醫院為例,15年來已幫助60位以上的愛滋媽媽,順利接生超過80個未受到愛滋母子垂直感染的健康寶寶。

在U=U觀念出現之前,桃園醫院愛滋病照護中心個管師林媚慧說,許多感染者即便知道自己病毒量測不到,傳染給別人的機會極低,但跟別人發生性行為時還是非常恐懼跟擔憂,那種擔心,甚至讓他們放棄愛人與被愛,自卑覺得自己不值得愛,但U=U帶來了改變,還有人順利懷孕第二胎,產下健康的新生兒。

台灣感染誌協會理事鄭孝忱強調,雖然許多感染者都知道U=U,但仍有感染者因諸多原因不敢跟醫師討論自己的健康狀態,忍受著不適合的抗愛滋藥物,反而無法達到好的效果,呼籲感染者應積極跟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照片來源:部立桃園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習慣「每周乾一杯」恐要命! 台灣最新研究揭下咽癌風險增加19倍

【有影】人口快速老化竟爆「老來癌」現象! 台灣人這種血癌竄升4倍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不怕累,不怕老,不怕病良好眼睛的絕對常識  最近報章雜誌上的字慢慢看不清楚了—— 二十幾歲與三十幾歲的人可能是眼睛疲勞,四十歲以上可能是老花眼與白內障…我們從外界獲得的資訊有八成是來自於視覺,所以眼睛好壞會直接影響生活品質。為了一輩子看得清清楚楚,請學...

閱讀詳情 »

再也不怕蛀牙和牙周病「強健牙齒」的絕對常識  每天吃得開心,是生活美滿不可或缺的要素,吃得開心的關鍵就在於「強健的牙齒」。二、三十歲的人沒什麼牙齒問題,但到了四十幾歲就開始有罹患口乾症、牙周病、成年蛀牙的風險。請掌握最新知識,盡量保住真牙,就算掉了也要正確補強。這就是保住「強健牙齒」的絕對...

閱讀詳情 »

圖片截自於光明網 在18世紀70年代,英國學者波特首先發現,掃煙囪工人中陰囊癌的發病率較高,因而覺察到癌症的發生與職業有密切關係。此後,科學家們不斷發現某些職業與癌症有不解之緣。20世紀70年代發現氯乙烯和雙氯甲醚致癌以來,生產環境與發生腫瘤的關係日益受到多方面的重視。科學家證實,目前有上千種職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