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溫補吃太多恐傷腎! 中醫針灸輔助改善腎功能

溫補吃太多恐傷腎! 中醫針灸輔助改善腎功能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腎藏精」、「腎為封藏之本」,表示生命生長發育所需的精微物質收藏在「腎」這個臟腑裡,古籍中也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的描述,意指若在冬天受到寒邪侵襲,會造成腎的封藏功能下降,影響整體健康機能,在天氣轉暖時反而容易感染邪氣,發展成溫熱性的疾病。

台灣氣候濕熱 溫補食材恐影響身心

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李育權醫師表示,一般人理解的天冷保養往往是吃補,不過古時冬季吃補的觀念來源於黃河流域一帶,這個地區的冬天寒風凜冽,營養資源也相對缺乏,食用溫熱的食物不只補充熱量、禦寒保暖,還能增加代謝率,所以才強調要「補冬」,但以台灣濕熱型氣候來說,吃太多溫補食材反而容易造成不好的影響,尤其對腸胃道、皮膚或睡眠不好的人,症狀可能更加重。

慢性腎病初期症狀不易發現 飲水少、血壓高易損腎

慢性腎病可怕的是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絕大部分的患者都不知道自己已經罹患慢性腎病。而慢性腎病惡化的原因,李育權醫師說,除了前述吃太多溫補食材外,鍋物的肉湯、沾醬往往都過鹹,無意中攝入太多的鈉、鉀、普林、蛋白質,會大幅地提升腎病的風險;加上氣溫低,血管收縮會造成血壓上升,且活動力下降,相對飲水減少,進而會對腎臟造成損傷。

另外,沒有做好保暖導致傷風感冒,體內產生的免疫複合體也會造成慢性腎病急性惡化,長期下來,原本還可以好好使用的腎臟會因為一個小感冒,突然就進入需要洗腎的狀態,對生活品質影響可說是相當巨大。

針灸輔助腎病治療 減少不必要藥物

由於慢性腎病患者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藥物,因此在中醫治療角度方面,也會建議病患考慮以針灸的方式來治療保養。2018年在《美洲中國醫學雜誌》發表的一篇系統性回顧文獻指出,針灸的機轉可以緩和腎絲球硬化和腎間質纖維化,並透過調控自律神經、腎素-血管張力素-醛固酮系統、抑制體內氧化壓力還有與腎功能有關的特殊蛋白,甚至能促進對鐵質和重組人類紅血球生成素的吸收來改善腎功能、蛋白尿、高血壓以及貧血的狀況。

李育權醫師說,對於已經在洗腎的患者來說,相關併發症如疲倦、失眠、皮膚搔癢等也可藉由針灸改善,也不易造成腎臟代謝負荷,是腎病輔助治療的選擇之一。

 

 

 

【延伸閱讀】

慢性腎臟病患冬季健康威脅 火鍋、補品怎麼吃才安全?

常水腫又血壓高? 小心是慢性腎臟病徵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0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撰文/羽穗 寒冷的天氣總令人食慾大增,若是有一盤健康美味的好菜,更是讓人食指大動!時序入冬,正是多樣蔬果的盛產期,其中番茄更是不可多得的好食材,單吃或入菜,皆有一番風味,加上營養價值豐富,成為許多人常吃的養生名單。 以下這道菜,是由養心茶樓主廚詹昇霖所設計的蔬食版的「打拋朱」,將番茄炒熟,增加茄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過年放假期間,忙碌的現代人總算能鬆口氣,除了計畫旅遊、放鬆心情。醫師建議,可以找時間檢視腸胃健康,利用每天排便時間,觀察便便的顏色,就能快速得知飲食正不正常、腸胃有沒有生病。食物殘渣送往大腸 糞便儲存在直腸肝膽腸胃科醫師楊培鎮說明,食物在口腔嚼碎,進入食道、胃、十二指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感受春節氣氛與溫暖 社福機構服務不中斷農曆春節是所有家庭成員最期盼的團圓日,但仍有一群住在社福機構的孩子、身心障礙者及長輩由於種種原因無法返家過年,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表示,透過中央、直轄市、縣(市)政府與安置機構三方協力,春節期間對於社福機構住民的照顧將不間斷。農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農曆春節是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也是所有家庭成員最期盼的團圓日,為協助經濟弱勢家庭兒童少年、身心障礙者及獨居老人都能安心過節、無憂過好年,衛生福利部特訂定107年春節加強關懷弱勢實施計畫,請各地方政府務必在農曆春節前,將發放的各項生活津貼、補助款撥付給補助對象。春節期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