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滿口缺牙怎麼辦? 新植牙技術一天搞定

滿口缺牙怎麼辦? 新植牙技術一天搞定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面相好商場才潛力無窮,卻有一名40多歲的大老闆,上面一整排牙齒缺光光,又害怕看牙醫,也沒時間配合一年多的植牙療程,都是帶著活動性假牙去談生意,應酬時要挑軟的吃,還要躲起來清假牙。經康智為牙醫師透過「All-on-4全口速定植牙」,一天就完成全口植牙,患者一個禮拜內就回到職場,且擺脫活動性假牙後,臉看起來年輕十歲,應酬吃飯不再綁手綁腳,談生意更加上手。

多顆缺牙不補有何影響? 餘牙有如山崩走山

康智為醫師指出,一旦多顆缺牙,牙齒排列力量失衡,剩下牙齒位置恐大亂,如同走山,且蛀牙和牙周病隨之而來。缺牙還導致牙齦和骨頭萎縮,無法正常咀嚼,臉部進而變形或肌肉鬆垮,老態畢現;甚至,沒有牙齒難咀嚼,會加重消化系統負擔,近年研究指出,腸胃不佳會增加阿茲海默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

缺牙如何治療? 假牙、植牙和All-on-4植牙都不同

康智為醫師說明,應先釐清缺牙是牙周病或外傷造成,並恢復缺牙,其中假牙治療包含可取下清洗的「活動式假牙」,以及「固定式牙橋」;而人工植牙,在不傷害鄰牙情況下,在缺牙位置植入人工牙根,可達接近真牙的咬合功能,減少鄰牙負擔,是近年許多民眾選擇的方式。

然而,傳統植牙,需有足夠骨質作為地基,才具足夠咬合功能;若患者多顆缺牙,需在齒槽骨不足處、鼻竇等骨頭空心處,「補骨」打地基,至少要等10-18個月,才可以開始製作牙冠,耗時耗力。

不同於傳統植牙,「All-on-4全口速定植牙」僅利用4支植體,經過特殊角度如相機三腳架般植入,不用補骨,即可達足夠支撐。醫師建議,適用全口無牙、飽受牙周病摧殘多年無法咀嚼、攜帶多年活動假牙的長輩,或因意外大量缺牙的患者。

All-on-4全口速定植牙 一天就搞定

「早上手術,傍晚就可以戴上牙冠。」康智為醫師針對「All-on-4全口速定植牙」優勢提到,術中可可以控制牙根角度和位置,進而控制臉型變化,常見患者不僅改善牙齒跑位、外凸,有助暴牙平整,且戴上牙套後臉型獲得支撐,皺紋可能變得不明顯,臉型凹陷變得豐滿。經過前幾個月適應期,咬得動堅硬的蘋果絕非不可能。

針對手術療程,醫師提到,會先評估病人缺牙原因,再進行電腦斷層、X光、照相等檢查,評估口內、臉型情況,擬定治療療程,可能先治療牙周病才進行植牙,若要植牙,還須評估骨頭、牙根狀況,即可安排下一次手術,術中當天即可裝上牙齒,再定期回診追蹤,等待牙根與骨頭整合完畢,再做第二副假牙,改善第一副假牙的使用缺點,將外觀、臉型調整至完美。

慎選牙醫診所 麻醉專科醫師顧安全

患者應慎選牙醫診所,康智為醫師強調,其所有假牙製作都在診所內完成,病患完成手術後,後端馬上開始製作假牙,手術過程採舒眠植牙,且由專科麻醉科醫師負責,提供最大安全保障,過程中毫無痛覺,睡醒全口牙齒即煥然一新。

針對術後注意事項,康醫師提醒,植牙清潔和照顧真牙無異,應確實刷牙和使用牙線,且每半年定期洗牙。診所也會要求患者半年回診,協助患者清洗特殊部位,在正確使用下,植牙沒有使用年限。另外,牙根與骨頭需時間整合,建議術後幾個月仍吃軟性食物。

【延伸閱讀】

缺牙不處理 牙齒恐歪斜導致臉部變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5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1名87歲老先生本身沒有高血壓病史,定期因為攝護腺肥大在泌尿科看診,平常生活尚能自理。在最近幾天因為肚子悶痛,懷疑是便秘的問題,自行去藥房買了軟便藥來吃,但是效果不佳,後續開始冒冷汗,之後被發現全身無力,昏倒在地。送往急診時發現病患已叫不醒,經腹部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隨著中秋佳節即將來臨,雖然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各縣市陸續宣布禁止戶外烤肉禁令,但不少民眾仍會選擇居家燒烤或於燒烤店內用應景過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部陳祖儀醫師表示,往年在中秋連假期間,急診總會湧入大量腹痛、腹脹、上吐下瀉的腸道急症患者,提醒民眾享受美食的同時,亦須留意食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中國有個研究發現,使用簡單且低成本的鹽替代品(礦物質鉀),可以降低中風或高血壓的老年人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死亡的風險。這個策略每年在中國可以預防100萬件重大心血管疾病。 Julie R. Ingelfinger博士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我的孩子已經康復出院了,但有些家長不希望他返校,因為擔心自己的孩子被傳染,我覺得有種被排斥的感覺,好難過!」陳小姐焦慮地抗議,周邊的親友害怕被病毒傳染,出現排斥及標籤化行為。新冠肺炎確診者身體康復後 心理仍需持續照護高雄市政府陳其邁市長表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確診康復者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