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神經外科手術像「拆炸彈」 台引入醫師「第三隻眼」手術更精準

神經外科手術像「拆炸彈」 台引入醫師「第三隻眼」手術更精準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神經外科手術複雜度高,過程就像拆炸彈。衛福部最新統計,2015年神經外科手術共超過12萬人次,而且逐年攀升。

日前台灣神經外科學術研討會上,展示了最新引進台灣的新型機器人輔助顯微鏡,再小細節都無所遁形,打破視覺死角,醫師穩定的技術加上看得清楚,執刀就會更有效率。

新型機器人輔助顯微鏡 三大功能有利手術

新型機器人輔助顯微鏡秀出三大功能:記憶位置功能、超微觀察鏡以及3D影像4K超高畫質外視鏡技術,三點整合就像醫師第三隻眼睛。

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賴達明說,就像攝影時人人都希望用到好的設備,神經外科醫師開刀也希望拿到最好的顯微鏡,因為顯微鏡對神經外科手術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賴達明主任舉例說明,手術時常需要因應不同手術部位,需要不斷移動及調整顯微鏡位置,相當繁複,因此新型顯微鏡的記憶位置功能可以縮減調整顯微鏡時間,讓醫師專注手術。

賴主任還指出,手術中有許多視覺死角,通常是在背後,超微觀察鏡能深入觀察視野盲點,分辨不容易看見的角度,並在螢幕上顯示,解決死角問題。而螢幕方面,採用3D立體影像、4K畫質的外視鏡技術,成像規格高,能看見更多細節,除了有利教學,也讓醫師緩解視覺疲勞。

醫療儀器香港澳門台灣區副總裁章平達說,新型機器人輔助顯微鏡設備是以醫師為出發點設計,是跨時代的技術突破,這個設備將陸續推向全球化,而台灣是亞太預先引入這台輔助設備的地區,希望能讓神經外科手術更精準有效率。

盼新輔助利器 創造醫病共好

台灣醫療水平享譽國際,現有優良基礎,加上新引進的手術輔助利器,期盼手術精準度與穩定度都能大幅提升,創造醫病共好的局面。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5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食補更勝藥補在西方,有句話說「youarewhatyoueat」(你吃進去什麼,你就是什麼); 在東方,我們的老祖先說「藥補不如食補」,足以見得食物跟健康的關連性有多密切。是的,每天放進嘴巴裡的食物,可以讓你變得健康,也可能害得你惹「病」上 身。現在就一起來看看,該怎麼對症下「菜」,餐餐聰明吃!飲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無端手腳肥胖要注意!一名47歲婦人,原本長相清秀,但十年前手腳開始無端變粗,之後臉頰變寬、嘴唇變厚,連舌頭跟鼻子都跟著變大了;害她連鏡子都不敢照只好就醫檢查,檢查後發現是腦下垂體長瘤,合併罕見疾病「肢端肥大症」。「親朋好友看到我都嚇一跳。」婦人表示;她起初只是手腳變...

閱讀詳情 »

熬夜上網讓你缺乏睡眠,會有增加心臟病與糖尿病的風險;熬夜吃宵夜等夜間活動打亂了人體適應自然的作息,還可能造成記憶缺損。而一般常聽說補充維生素B群可以防止記憶缺損甚至預防阿茲海默症,但有研究發現似乎並不有效。吃宵夜有損記憶?一項發表在美國神經科學會第44屆年會的研究指出,小鼠實驗中在晚上該是睡覺的時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位從事文書工作的黃先生,於今年5月,左腳腳踝突然出現嚴重腫痛,右邊肩膀同樣劇痛不已,他以為騎單車扭傷腳,肩膀則是收衣服撞到牆所導致。但幾天後狀況惡化,半夜睡覺每2小時痛醒一次,到醫院治療被診斷為僵直性脊椎炎,最後透過生物製劑治療,病情才慢慢改善。收治這名黃先生的台南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