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漸凍人溝通新科技! 用「腦波」就能發聲

漸凍人溝通新科技! 用「腦波」就能發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罹患漸凍症的朱老師坐在輪椅上,開心地打招呼,看得出他講話有點吃力,嘴部肌肉正在退化,接著,他打開電腦,喇叭傳出「你好」兩個字,這是朱老師的合成聲音,除此之外,他也將能使用腦波儀,不需動用身體任何肌肉,透過腦波意念,便能和外界溝通!

協助漸凍人表達 新科技提升對外溝通效率

由於漸凍症的病程發展,從四肢開始無法動彈,直到動口說話都成困難,僅能使用眨眼來進行溝通,針對中後期病友,在全身癱瘓甚至連眼球也不能活動。

2020年科技部前瞻司持續支持漸凍病友智慧溝通系統研發之「科技突圍計畫」,此計畫由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系劉益宏教授擔任主持人,與共同主持人臺北大學通訊工程學系江振宇副教授共同研發腦波溝通與文字轉語音系統,讓實驗室研發成果落地成產品,實際運用在漸凍病友家中,造福漸凍人在溝通的便利與溫度。

腦波溝通系統 簡易意念想像傳遞訊息

劉益宏教授研發出僅需使用簡易貼片的「腦波溝通系統」,其整合了自行開發的腦波AI解碼技術與宏智生醫的高解析度腦波儀,可在前額葉蒐集資訊,病友與家屬在操作上相當簡便,技術團隊克服腦波獨立型態需要客製化的困難,病友透過簡易的意念想像或專注,此系統便能將腦波中隱藏的訊息轉化成「是」跟「否」,也加上緊急叫人鈴功能,幫助病友面對緊急狀況能夠迅速求救。

漸凍人語音系統 客製增溝通溫度

然而,聲音是表達情感重要的方式之一,2020年漸凍人協會與臺北大學通訊工程學系江振宇副教授共同合作為病友量身打造個人化的語音合成系統,研究團隊製作專門的文本,文本包含了所有中文會發音的音節,病友照著文本唸以及錄音,考量到病友體能,從原本要錄製三小時有效語料,現在只要錄製三十分鐘。

【延伸閱讀】

三代祖孫都發病 多囊腎洗腎提早15年

萬人迷王光輝肝癌病逝 專家揭「常見危險因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1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俗話說:見微知著,任何病症都有前兆,應隨時注意身體發出的小警訊,倘若未能及時發現,伴隨而來的問題,恐將影響身體的正常運作。TVBS《健康2.0》主持人陳月卿提醒觀眾朋友,身體是否出了毛病,應從細小的病徵或壞習慣去正視,而一種辨識身體健康與否的「微循環」,亦被視為「身體面相」,到底該如何察覺與預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22歲林先生,雙眼近視分別都是1200度,在兵役體檢時意外發現左眼視網膜剝離,所幸接受視網膜修補術,才成功封住裂孔,避免視網膜繼續剝離。醫師強調,近視超過600度發生視網膜剝離的風險,高出一般人10倍,千萬不可輕忽。 近視問題大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治醫師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近日網路謠傳「高雄市出現漢他死亡個案」或「防疫人員因執行滅鼠感染漢他」等,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嚴正駁斥,此類網路謠傳皆為誇大不實訊息,民眾應避免分享或轉發此類不實謠言,以避免觸法及造成恐慌。高雄市今年截至4月28日止,共累計3例漢他病毒出血熱本土病例,均位於苓雅區,3例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心臟病、心肌梗塞與腦中風,這三種要命的疾病,都是因為心血管阻塞或是出血而引起,而要預防心血管疾病,飲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營養師建議,想要保護心血管,即應該要以地中海飲食方式來養生,多吃蔬菜少肉食。 十大死因 心臟病排名第二 國人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二就是心臟病,第三名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