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濾紙血片可篩檢黏多醣寶寶 研究登國際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黏多醣症寶寶出生時與一般胎兒無異,直到隨著年紀增長出現臉部多毛濃眉、關節變形、聽力障礙、大舌頭等症狀時才被診斷出,且多數病童很小就病逝。馬偕醫院使用濾紙血片及酵素活性螢光定量分析法,進行大規模第一型黏多醣症篩檢,能在患者未發病前即檢出,大幅提升治療成功率。此研究成果也刊登於最新一期國際罕病權威醫學期刊《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 OJRD》。

馬偕醫院研究團隊由小兒遺傳科主任林炫沛、資深主治醫師林翔宇、醫學研究部副研究員莊志光,以及檢驗醫學部技術主任王敦仁組成。2008年開始針對台北、淡水、新竹及台東4個院區的新生兒,進行「第一型黏多醣症新生兒篩檢先驅計畫」,4年半來,共篩檢3萬5285名新生兒,透過使用濾紙血片及酵素活性螢光定量分析法,進行第一型黏多醣症篩檢,結果成功在患者未發病前,診斷出2名新生兒患者。

馬偕醫院小兒遺傳科主任林炫沛指出,過去國內黏多醣症發生率已知約5萬分之1,但根據此次先驅計畫成果,國內第一型黏多醣症發生率估計約為1萬8千分之1,顯示國內黏多醣症發生率可能被低估。

林炫沛表示,黏多醣症患者出生時並無異樣,突顯早期診斷的重要性,藉由簡便且經濟實惠的濾紙血片篩檢方式,可在新生兒時期即檢出白血球酵素活性缺乏,再以基因突變分析,可證實罹患第一型黏多醣症,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成效,並可進行遺傳諮詢,協助病兒家庭擺脫遺傳疾病宿命。

林炫沛強調,確診的2名第一型黏多醣症病兒,需每3個月追蹤檢查,並由家長協助日常觀察病兒是否出現生長異常、頭顱變大等跡象,以利於病情發展第一時間主動介入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51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腸病毒輕症疫情持續上升,另新增2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近期氣溫明顯轉熱,腸病毒將更為活躍,提醒民眾平時應以肥皂正確勤洗手、落實生病在家休息,並定期以漂白水消毒環境等;另孕婦、新生兒及幼童應盡量避免與病患接觸,以降低感染風險。接觸2個案者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胃食道逆流症狀多 常被誤為心臟病胃食道逆流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雖然不會致命,卻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花蓮慈院內科部主任陳健麟指出,胃腸科門診幾乎每10個人中,就有2至3人有逆流性食道炎症狀,而胃食道逆流症的表現千奇百怪,像是咽喉不適、胸悶痛、蛀牙、咳嗽等都可能是逆流症的表...

閱讀詳情 »

作者:洪毓琪泌尿問題難啟齒、不敢就醫?小心,輕忽攝護腺肥大引發尿滯留,恐害腎積水、尿毒症上身!62歲男性日前因下腹部脹痛就醫,沒想到經檢查發現,其雙側腎臟嚴重積水;且膀胱積尿達1000c.c.以上,腎功能只剩下不到50%。而細究其原因竟是攝護腺肥大,造成輸尿管到膀胱開口阻塞惹禍。所幸經手術治療後已無...

閱讀詳情 »

作者:張世傑晚婚、不孕是台灣少子化2大隱形殺手,調查發現,國內初婚男女,年齡超過35歲以上者已達1/5,同時利用人工生殖技術懷孕的夫妻,也較往年大幅成長,醫師指出,經濟壓力是少子化的關鍵,而適齡婚育及降低高齡產婦懷孕風險,則是改善少子化的重要法寶。 晚婚、不孕是台灣少子化2大隱形殺手,需要大家一起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