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炎夏解渴有良方 中藥茶飲可生津止渴

炎夏解渴有良方 中藥茶飲可生津止渴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位從事房屋修缮工程的40多歲鍾女士,吃重的工作讓她大量流汗,尤其是夏天,每每工作結束後都非常疲累。兩年前,鍾女士歷經一場突如其來的小中風,生命被搶救回來,但造成輕微肢體障礙,除了復健外,鍾女士也在台北慈濟醫院中醫科戴有志醫師的門診調養身體。近來,醫師從把脈中發現她的氣較虛,經飲用「生津元氣飲」後,鍾女士明顯感受到工作精神變好,不再「HE累累」。

把飲料當水喝  吃進糖和電解質

戴有志醫師表示,中醫的理論認為「汗為心之液」,汗出易傷陽、損氣,所以在容易流汗的夏天,或是運動流汗後,一定要適當補充水分,補回元氣。市面上飲料種類琳瑯滿目,手搖杯店家四處林立,隨時來杯冰涼飲料解渴輕而易舉。許多人甚至以飲料當作水分補充來源,然而在補充水分的同時,也吃進較多的糖和電解質,容易對脾胃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

生津元氣飲  解渴又補氣

與其喝飲料,不如飲用中藥材調製的茶飲,不但能生津止渴,更可保健養生。由黨參、麥門冬和五味子調製而成的「生津元氣飲」,是一帖具有補元氣、養陰生津及提神解渴功能的良方。戴有志醫師提到,對於一些需要不斷講話、消耗元氣,或是會大量出汗的勞動工作者,飲用「生津元氣飲」,除能解渴外,更能補氣,是非常適合現代生活模式的一種茶飲。

「生津元氣飲」成分中的黨參,其味甘,性平,無毒。可以補中、益氣、清肺、生津,對於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食少、口渴、久瀉、氣短心悸、虛喘咳嗽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功效;麥門冬,味甘、微苦,微寒。可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五味子,味酸,甘,溫。具有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寧心安神的功效。

找醫師診斷  調配適合茶飲處方

除生津補氣外,「生津元氣飲」對多種疾病,如心律不整、缺鐵性貧血等中醫辨證屬氣陰兩虛的疾病及神經衰弱、低血壓、心悸等症狀,也具有輔助療效。戴有志醫師提醒,每一種中藥材都有其藥性及功效,針對不同體質,所需的份量及組成也會因人而異,若流汗後特別容易累,或是總覺得元氣不足,務必找專業醫師診斷,醫師會依個人體質及適應症,給予適切的茶飲處方作為輔助,才能達到功效,更能喝得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0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過去認為的高血壓是140/90毫米汞柱以上,而2017年11月美國心臟協會重新定義130/80毫米汞柱以上即為高血壓,原因是當血壓超過130/80毫米汞柱時,出現心臟併發症的風險是血壓正常者的2倍,因此下修標準來提醒民眾,當達到新標準時就是一個警訊,就要開始控制血壓。 (情境圖片/華人健康網提供)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57歲賴先生,近年來漸進式地手脚麻木、無力、針刺痛無法上階梯,伴隨著腸胃不適、便祕、拉肚子交替困擾他。賴先生的一位堂叔也有類似的症狀,醫師判定為家族型類澱粉神經病變。因爲有堂叔的病史,賴先生由中部至轉臺北榮總就醫,經檢查發現,賴先生神經傳導及肌電圖檢查顯示軸索型運動...

閱讀詳情 »

銀髮族牙口不好咬不動,或是擔心三高問題,反而吃的太清淡、餐餐簡單吃,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長期營養不均,抵抗力變差,反而衍生更多健康問題。 銀髮族牙口狀況差喝湯不吃肉,吃飯好困擾 高齡者隨著年紀增長,面臨咀嚼、吞嚥能力變差的問題。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夏子雯營養師指出,高齡者面臨牙口不好,想吃而無法吃,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政府大力實施路檢、酒測之後,十年來酒駕車禍死亡人數從727人下降至87人,而因酒駕車禍造成的肢體傷害,也有明顯的下降。然而在外傷初期,肢體常因肌膜內急性累積液體、進而缺血、缺氧;此一組織壓力上升,導致肌肉神經等組織缺血傷害之狀況及臨床變化,即所謂之腔室症候群。血液回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