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為什麼「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大多是女性?症狀、預防與治療方法公開!

為什麼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患者大多是女性?

據了解,其女性患者人數是男性患者的3倍。退化性膝關節炎更常發生在女性身上的原因,是因為女性要做家務,勞動到膝蓋的機會較多,施力在膝蓋上的動作也偏多。

其中,加速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女性代表性生活習慣如下:

  • 坐著手洗衣物。
  • 跪在地上擦地板。
  • 坐著收拾蔬菜或做菜。
  • 逛市場提重物。
  • 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

為什麼「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大多是女性?症狀 預防與治療方法公開!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測你未來是富有還是貧窮?

 

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女性(男性是65 歲之後)要格外留意以下動作:

  • 坐了一段時間後起立時。
  • 站了一段時間後走路時。
  • 上樓梯或下樓梯時。
  • 盤腿蜷坐時。

如果近日晚上或睡前覺得痛,並且症狀愈來愈嚴重,持續2周以上,有必要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退化性膝關節炎,盡早就醫。稍有不慎延誤就醫時機,造成疼痛加劇,關節面變形,有可能會變成內八字腿。

「在關節已經受損的情況下,有沒有任何根本療法?」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治療目標和其他關節炎無異,都是希望減輕或消除患者痛苦。在軟骨輕微損傷初期,使用運動療法或藥物治療都能有助病情好轉,但是進入中期之後,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等各種療程必須雙管齊下。

在退化性關節炎初中期,安全的「幹細胞」治療可以成為復原損傷軟骨的根本療法。然而,末期患者除了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外,別無選擇。把原生關節置換成人工關節的手術,是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治療的最後選擇。

所以說在膝關節疾病中,早期發現與治療同等重要。萬一動了人工關節手術,隨著人工關節壽命增加,必須持續進行緩解疼痛與快速復原的復健療程。

一般而言,60 歲以上的患者如果出現腳抖,或走路姿勢不自然,或出現骨頭碰撞聲,就得考慮進行人工關節手術。如果迫不得已得動手術,就要先了解人工關節手術的危險性和可能的併發症。另外,得考慮到人工關節不能永久使用,壽命約是15 到20 年,之後需要再次手術。

準!你這輩子會遇到什麼煩惱!?

 

為什麼「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大多是女性?症狀 預防與治療方法公開!

本文摘錄於高寶書版《一輩子不疼痛的膝關節:關節與軟骨再生醫學權威教你膝蓋用到100歲

 

【更多資訊請上《高寶書版》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一早醒來,下床腳踏地的第一步卻是痛到不行,這是什麼狀況?佑康復健科診所院長張凱翔醫師表示,這就是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狀,建議盡快就診治療,以免病情惡化。  足部的構造是非常複雜的,一隻腳有26塊骨頭,彼此間以骨膜、韌帶、肌肉、筋膜互相連結牽引,以維持足部的運作。然而,久站、運動過量、過量負重、自然老化...

閱讀詳情 »

ADHD過動症從字義來說必須要有注意力缺失/過動/容易衝動的三個條件來定義。如果這些況在孩子的課業上持續6個月並且有6項或6項以上的行為,家長們就要注意了,可能需要帶孩子做進一步的評估。   在注意力缺失的方面,包括: 在生活中常常粗心大意,常不注意細節,愛出錯。 生活中無法持續注意做事...

閱讀詳情 »

18歲的小明本來都很健康,6歲時有一次發燒、喉嚨痛,爸爸媽媽不以為意,並沒有帶去看醫師,兩個星期之後,小明覺得很不舒服,爸爸媽媽帶小明到大醫院就診,醫師聽診聽到小明出現心雜音,最後診斷是A型鏈球菌引起的風濕性心臟病,醫師告訴媽媽,因為小明心臟辦膜有受損,為了要避免這個病複發,小明終身可能都需要給予...

閱讀詳情 »

心臟疾病是國人僅次於癌症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全台平均每十位死亡人口中,就有1位是死於心臟問題。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暨心臟內科趙書平醫師表示,冠心病與飲食與肥胖的關聯性高,每年逾15,000人因心臟疾病而離世,不可不慎。  心臟疾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二,而冠狀動脈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則是最常見的心臟疾病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