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為什麼台灣還不到社區傳播? 陳時中提這4徵兆

為什麼台灣還不到社區傳播? 陳時中提這4徵兆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6日公布2例COVID-19(武漢肺炎)個案,兩例都無旅遊史,台灣算出現社區傳播嗎?衛福部長陳時中強調,社區傳播定義是「在社區走動就有感染的風險」,且須滿足4徵兆中的3項都不符合,只有感染源還在調查中,社區傳播風險仍然很低,呼籲民眾維持目前口罩配戴建議、勤洗手,不須恐慌。

第19、20例無旅遊史個案 發生什麼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表示,第1例個案為中部60餘歲男性(第19例),有B型肝炎及糖尿病病史,無出國旅遊史,也非確診病例的已知密切接觸者。於1月27日出現咳嗽,2月3日因呼吸急促赴醫院就醫,診斷為肺炎。當日收治於負壓加護病房治療,在確診陽性後,卻很快於2月15日晚間因肺炎合併敗血症死亡,其檢體也再次確認陽性。

至於第2例為第1例的50餘歲男性家人(第20例),於15日進行採檢後確診,目前個案無症狀,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

這兩例個案怎麼被發現? 因日本、新加坡疫情主動出擊

至於這名無旅遊史的個案如何被找到?陳時中解釋,因為新加坡、日本出現無旅遊史染病等情況,因此提高警覺,開始回溯至1月31日,針對肺炎重症且流感陰性案例,進行武漢肺炎病毒檢驗。截至2月15日止,已全數檢驗完成113件檢體,只有第19例死亡患者是唯一檢驗陽性。

針對照護過第19例的醫護人員也採檢60位,都為陰性,守住醫院第一道防線,這些醫護人員都在醫院宿舍居家隔離。

另外,親密接觸者部分,第19例家1月27日曾與親戚吃飯,同住有兩位(一名確診),非同住10位(採檢中,一名陰性)。

從何處感染? 積極疫調中

陳時中提到,第 19例個案是白牌計程車司機,主要乘客都有中港澳旅遊史,已經清查通聯紀錄、健保就診資料、監視器,盡快掌握接觸史,揪出可能感染源,已鎖定3人,防止感染擴大。

台灣進入社區傳播了嗎?  陳時中提這4徵兆

陳時中強調,社區傳播定義是「在社區走動就有感染的風險」,且有4徵兆:

(1)確定病例無法找出感染來源。(還在調查中,已鎖定3名中港澳的接觸者)

(2)本地感染案例遠大於境外感染。(目前本土案例遠低於境外)

(3)已經出現持續性、連續性傳播,一傳十,十傳百。(台灣沒有)

(4)廣泛群聚事件(台灣沒有)

綜合上述,在社區走動就感染的風險仍然相當低,陳時中呼籲,目前戴口罩時間建議仍維持,但一定要勤洗手,勿恐慌。


為什麼台灣還不到社區傳播? 陳時中提這4徵兆

預防社區傳播 指揮中心做了什麼?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表示,將加強社區監測,啟動三大方案:

(1)14天內有國外旅遊史(包含新加坡、泰國及日本及其他國家)或曾接觸來自國外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人士接觸史,且醫師高度懷疑COVID-19感染之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個案。

(2)發燒/呼吸道症狀群聚現象者。

(3)「抗生素治療3日未好轉且無明確病因」、「群聚事件個案」或「醫護人員」的肺炎個案。

【延伸閱讀】新冠狀病毒引恐慌! 醫籲:慢性病患須謹記持續領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1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女人在月經期間會出現腹痛、乳房疼痛等一些的不適癥狀,這些都讓女人非常的痛苦,但是經期不只有弊端,還會有一些特殊福利的,女人在經期有一些事情是可以盡情享受的,女人們想要知道嗎?那麼就快來看看吧。 你可以享受的第一件事:盡情吃甜食 冰淇淋、多納圈、水果糖……在你的月經期,這些...

閱讀詳情 »

衛生棉棉條,有稱衛生栓,簡稱棉條,是一種棉質的圓柱體,在女性月經來潮時,可置入陰道中吸收經血。一個衛生棉條使用用者,一生中使用的衛生棉條可能超過10,000個。衛生棉條為眾多女性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你知道衛生棉條的正確用法嗎?使用衛生棉條時有哪些注意事項?讓我們來一一解答。 衛生棉條和衛生巾有什...

閱讀詳情 »

玉米原本是印地安人的主食,之後漸漸傳遍全世界,現在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含有碳水化合物、澱粉、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A、C、E 以及鈣,可以保護眼睛、抗癌、延緩老化;再加上價格便宜、料理方式多元,是很受歡迎的蔬菜之一。●盛產季節 全年 ●主要產地 花蓮、台東、台南、嘉義、雲林 ●常見...

閱讀詳情 »

入秋後,天氣變涼,氣喘患者發作情形也多了起來,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游明謙指出,學齡兒童到青少年這段期間是氣喘的黃金治療期,以中醫藥調理肺、脾、腎臟,必要時配合西醫吸入性類固醇療法,即可改善氣喘症狀,平時則應注重「食補」,不必刻意吃某些食物,每天最好攝取五色蔬果,配合良好作息、適度運動,病情將明顯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