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為失家兒找家! 兒少安置機構憂防疫配套工作不足

為失家兒找家! 兒少安置機構憂防疫配套工作不足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面對防疫衝擊,處於第一線兒少照顧的安置機構十分憂心!全國第一個完全由兒少機構實務工作者組成的「台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簡稱兒少安置聯盟)日前成立。聯盟表示,目前各縣市政府的防疫措施作法不一,相較於一般家庭,兒少安置機構屬於團體照顧生活,有其特殊性,高風險性,呼籲衛福部針對兒少安置機構面臨的防疫問題,儘快與各縣市政府社會局處討論配套措施。

人力短缺! 防疫問題成安置機構照顧嚴峻挑戰

全國兒少安置機構理事長吳小萍表示,多數兒少安置機構採取家庭式照顧模式,每個小家的照顧者需要24小時輪班,加上專業人員資格限制,與近來勞動法規修改,各安置機構人力配置需增加近一倍,目前全國九成以上的安置機構皆面臨照顧人力嚴重不足的問題,一旦有院生因為班級或學校有確診個案而需被隔離時,將面臨照顧人力與隔離空間嚴重不足的挑戰,第一線的照顧人力將更加捉襟見肘。

安置照顧是委託案、非補助案 自籌經費壓力大

台灣約有一半的安置兒少來自家庭遭受重大變故與無依者,由縣市政府社會局轉介,其次為受保護安置者及司法轉向安置有偏差行為的孩子。安置機構提供兒少生活照顧替代性照顧,心理及行為輔導、課業及家庭輔導等服務,但安置機構面對著前線急迫的照顧需求,同時又有籌措經費的雙重壓力,如何讓「質量並進」,保全兒少權益,壓力不可謂不大。

籲政府重視安置機構防疫衝擊 陪弱勢兒少多走一哩路

在台灣少子化的趨勢下,家外安置兒少人數占全國兒少的比例,卻未因此而下降。近10年來接受家外安置的兒少,維持在每萬人有12人(亦即每千位就有1.2人以上),顯示仍有一定比例的兒少有接受家外安置需求,其中機構安置的孩子,占家外安置人數比例達65%。

對於現行相關法規對機構照顧造成的困境,兒少安置聯盟期待透過聯盟力量,呼籲政府及社會大眾正視兒少安置機構的需求與處境,提升第一線的照顧能量,一起為兒少安置機構的現在與將來,找到更適切的方向。

【延伸閱讀】

乾癬共病多! 控好病情不再身陷「癬」關

八旬婦尿毒、水腫拒洗腎 腹膜透析在家洗「免到院」

咀嚼動作居然可防蛀牙 牙醫推「愛牙四守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4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肥胖真的超燒錢!肥胖有可能是你花了很多錢吃喝,也有人會花很多錢來減肥,肥胖甚至會引起很多疾病,而且去治療這些疾病,健保還得給付;醫界更預估,到了2020年時,健保預算的1/3是用來給付因為肥胖所引起的疾病。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 有哪些疾病是因為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保養品怎麼擦都白不了?不少熟女的化妝櫃前擺滿瓶瓶罐罐,但肌膚仍暗沉無光,好像擦再多美白產品也未見效果,究竟原因是什麼?醫師解釋,隨著年齡增長,身體代謝功能變差,即便使用高檔保養品也未必見效,因此選貴的不如選對的產品!若能選擇吸收效果好的天然熊果素產品,從內而外打造美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若是出現腹部疼痛可不要輕忽,有可能是消化道潰瘍,而且消化道潰瘍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腹膜炎,有致命之虞!就有一名十五歲學生,因為腹部疼痛就醫,檢查發現是急性腹膜炎,原來是因為胃潰瘍造成穿孔;通常會出現這樣的病況以成人居多,年紀輕輕的國中就有如此病況很少見。 和飲食、壓力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11分鐘13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肺癌更高居男女癌症死因第一名。包括前副總統蕭萬長、台北市長夫人陳佩琪、資深藝人孫越等,都飽受肺癌之苦。肺癌初期的症狀不明顯,如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發燒、疲倦,臨床上約7成肺癌患者發現時已為晚期,此時容易出現癌症轉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