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為新生兒健康把關 超音波檢查方便又安全

為新生兒健康把關 超音波檢查方便又安全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懷孕期間準媽媽們雖可透過超音波產檢,了解寶寶的健康狀況,但隔了層肚皮及羊水,有些病兆可能無法偵測,或新生兒身體檢查,但也無法發現潛在問題。醫師建議,寶寶出生後,可藉由新生兒超音波檢查,幫孩子的健康把關。

根據統計,國內新生兒約有千分之3的先天性器官結構異常。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主治醫師蔡文心表示,剛出生的寶寶,都會進行第一次的身體檢查,包括理學及神經學檢查,但腦部、腹部、心臟、髋關節等主要器官,必須透過超音波檢查,才能早期發現病兆。

蔡文心舉例,日前有位滿月的新生兒就是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罹患神經母細胞瘤,幸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癒後良好。她強調,新生兒超音波檢查無傷害性、不具放射性,操作上也不侵入身體,不會讓孩子不舒服,是種安全又方便的檢查方法。

寶寶何時接受超音波檢查較適當呢?蔡文心建議,產婦可於生產完後的住院期間,先為寶寶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待滿月回診時,再進行腦部、腹部、髋關節等3項檢查,免去奔波之苦。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49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膽囊是人體重要消化器官,台灣每年約有千人罹患膽囊癌,但國內幾乎沒有針對膽囊癌的相關研究。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李美璇,測量血清中常見的金屬,分別發現12種及6種金屬與膽囊癌及膽結石有關。少見針對膽囊癌的分析,也讓這篇研究剛出爐不久,就立刻刊登在研究肝臟疾病的重要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40歲任職鎖匠的李先生,需長時間借助LED強光,使用單眼直視鎖孔構造,某日察覺右眼出現霧茫茫一片,前往診所檢查確認因水晶體混濁阻擋,導致視力降低,確診為白內障。好在經過屈光白內障手術植入人工水晶體,術後恢復良好,測量裸視為1.0,且沒有殘餘散光,順利回到工作崗位。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葉小姐十年前,因為突發性耳聾左耳完全喪失聽力,本來以為還可以靠單側聽力繼續從事她鍾愛的幼教和鋼琴教學工作,未料兩年前,過完38歲生日的那天早上右耳聽力也突然消失,讓她無法再聽見任何聲音。萬念俱灰之下,葉小姐辭去工作、蓋上琴蓋封閉自己,拒絕所有與外界溝通的管道!慶幸因為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昨天熱到穿短袖,今天變天冷颼颼,天氣忽冷忽熱,咳嗽、喉嚨癢、打噴嚏等呼吸道毛病馬上出現,讓人整天難過精神差!一咳好幾個星期 過敏咳、感冒咳該怎麼分?正值秋冬之際,冷熱交替氣溫變化劇烈,近期因過敏、感冒就醫的人數大幅增加,也常有民眾搞不清楚到底是過敏還是感冒。基隆三總副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