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無肛症非詛咒! 醫籲勿邊緣化小病童

無肛症非詛咒! 醫籲勿邊緣化小病童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日前傳出有婦女在懷孕期間做了八次產檢,產檢結果也都正常,卻產出缺雙手及右腳的案例,讓許多準媽媽對產檢的必要性與準確性失去信心,對此,醫事審議委員會認為,雖然婦人生產前接受醫院超音波檢查,以目前醫學技術,超音波診斷出胎兒肢體異常比例不高,建議可做更高階的檢查。產前超音波或3D超音波可使「先天性畸形」早期診斷,如先天性橫隔膜疝氣、腹裂畸形等。

但「無肛症」就是其中的漏網之魚,通常要等出生後才能確診。一旦確診後,整個家庭因新生兒的喜悅蕩然無存,父母親當場情緒崩潰的比比皆是。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外科張嘉麟醫師表示,『無肛症』發生原因至今仍不明,亦無證據顯示與遺傳、懷孕期間用藥有關,發生率約四千分之一。以去年馬寶寶出生人數為21萬人來計算,應約有50名無肛症寶寶。

張嘉麟醫師說,無肛症可分為「高位與低位」,簡單的說,越高位可能合併其他器官異常機率就越高,如脊椎問題、食道閉鎖合併氣管食道廔管、腎臟缺失、心室中膈缺損、尿道下裂、隱睪或多指等,通常也代表肛門直腸重建術後大小便失禁的機會越大。又因肛門附近的肌肉神經功能也較差,無法控制大小便。

而低位無肛症合併其他器官異常機率較低,肛門附近的肌肉神經功能也越接近於常人,肛門重建術後頂多合併便秘,使用食物或藥物療法可改善。

張嘉麟醫師說明,臨床上,高位無肛症需三階段手術治療,在某些適當情況下,可以腹腔鏡施行一次性手術治療;而低位無肛症通常僅需一次後矢狀肛門直腸重建術即可。

張嘉麟醫師呼籲,目前無肛症是最常被社會大眾忽略的先天性重大疾病,因開刀矯正後並不會有明顯外觀上的異常,但是卻會有家庭、學習、工作及社會上的適應困難,許多人認為無肛症是一種詛咒,但醫師說,無肛症是一種生長異常,與詛咒無關,反而應多給予關懷與理解,避免病患被邊緣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70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赴港旅遊小心感染麻疹!一名年輕男子,日前前往香港旅遊,回台陸續出現流鼻涕、咳嗽等類似感冒症狀,隔日身體開始冒出紅疹,就醫確診感染麻疹。經通報疾病管制署,已掌握131名接觸者,截至目前尚未發現有疑似麻疹症狀者,預計追蹤觀察至7月6日。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指出,個案為本國籍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日本腦炎進入流行期。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今年第二例日本腦炎確診個案,為台南市一名46歲男性,6月2日因發燒至醫院急診就醫後返家休息,隔日因持續高燒、意識不清、嗜睡等症狀,再度就醫並住院治療,4日通報後經檢驗確認,目前個案病情好轉持續住院治療中,同住家人無不適症狀。疾管署...

閱讀詳情 »

1.牛奶:躲著光線儲藏 光線不僅能殺菌,也會“殺死”牛奶中的營養素。研究發現,牛奶直接暴露在陽光下4分鍾就會酸化、變質;在超市冷藏櫃的燈光下,其“最佳保鮮期”也隻有4小時左右。 牛奶中的維生素B2對光線非常敏感,在燈光下會急速流失。光線還會讓牛奶中的...

閱讀詳情 »

祛濕毒的很多方法,可總是覺得不夠,因為一直沒找到那個:簡單、有效、不傷元氣的方子。無論是民間盛傳的薏米赤小豆湯,還是乾隆的祛濕八珍糕,配方雖好,但都要花大量時間烹制,有心無力,喝一兩次又絕對是沒效果的,怪我……唯一的好處是,終於有越來越多的朋友認識到:祛濕健脾比補腎更急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