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無肛症非詛咒! 醫籲勿邊緣化小病童

無肛症非詛咒! 醫籲勿邊緣化小病童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日前傳出有婦女在懷孕期間做了八次產檢,產檢結果也都正常,卻產出缺雙手及右腳的案例,讓許多準媽媽對產檢的必要性與準確性失去信心,對此,醫事審議委員會認為,雖然婦人生產前接受醫院超音波檢查,以目前醫學技術,超音波診斷出胎兒肢體異常比例不高,建議可做更高階的檢查。產前超音波或3D超音波可使「先天性畸形」早期診斷,如先天性橫隔膜疝氣、腹裂畸形等。

但「無肛症」就是其中的漏網之魚,通常要等出生後才能確診。一旦確診後,整個家庭因新生兒的喜悅蕩然無存,父母親當場情緒崩潰的比比皆是。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外科張嘉麟醫師表示,『無肛症』發生原因至今仍不明,亦無證據顯示與遺傳、懷孕期間用藥有關,發生率約四千分之一。以去年馬寶寶出生人數為21萬人來計算,應約有50名無肛症寶寶。

張嘉麟醫師說,無肛症可分為「高位與低位」,簡單的說,越高位可能合併其他器官異常機率就越高,如脊椎問題、食道閉鎖合併氣管食道廔管、腎臟缺失、心室中膈缺損、尿道下裂、隱睪或多指等,通常也代表肛門直腸重建術後大小便失禁的機會越大。又因肛門附近的肌肉神經功能也較差,無法控制大小便。

而低位無肛症合併其他器官異常機率較低,肛門附近的肌肉神經功能也越接近於常人,肛門重建術後頂多合併便秘,使用食物或藥物療法可改善。

張嘉麟醫師說明,臨床上,高位無肛症需三階段手術治療,在某些適當情況下,可以腹腔鏡施行一次性手術治療;而低位無肛症通常僅需一次後矢狀肛門直腸重建術即可。

張嘉麟醫師呼籲,目前無肛症是最常被社會大眾忽略的先天性重大疾病,因開刀矯正後並不會有明顯外觀上的異常,但是卻會有家庭、學習、工作及社會上的適應困難,許多人認為無肛症是一種詛咒,但醫師說,無肛症是一種生長異常,與詛咒無關,反而應多給予關懷與理解,避免病患被邊緣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707

相關推薦

想排毒養生前,不再吃進毒,才是重要關鍵! 本書教你懂得全方位防毒,實踐無毒的健康新生活!   7個排毒養生的觀念,你知道嗎?   1.怎麼解身體的毒? 哪些食物對護肝有幫助?蒸氣浴排毒怎麼做才有效? 2.健康食材如何挑選? 上市場買菜,如何觀察比較?「魚鰓紅」就代表魚新鮮嗎? 3...

閱讀詳情 »

前言 瘋養生,今天你排毒了沒?   市面上養生書籍、保健產品熱銷,不難看出國人注重健康的熱切期待。只要強調「排毒」、「養生」、「抗癌」等保健觀念的商品,都能吸引想追求健康的消費者。不過,使用這些商品或依照這些排毒養生書所推薦的飲食療法來身體力行,真有助於排毒、促進新陳代謝、隔絕有害因子或達...

閱讀詳情 »

2-1 如何挑選合格安全的食材烹調   平時生活就很注重防毒的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兼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喜歡在家烹調及用餐,愛到市場買菜、挑肉,以下是他遠離毒物的安心採買心得,分享供讀者參考。   要點1 向不同菜販買菜,分散風險   不同的菜販,進貨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