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熟男「累、喘、腫」可別拖 恐是要命心臟衰竭警訊

▲「累、喘、腫」恐是心臟衰竭勿輕忽。(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心臟衰竭一向有「心臟癌症」之稱,不過,醫界臨床觀察發現,不少人卻把它誤認為是心臟無力,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劉維新就提醒,心臟衰竭常見症狀包括:容易累、喘、腫等,由於症狀與其他疾病相似,容易被忽略,因而延誤黃金治療時間。

46歲的陳先生就是一例,去年11月開始感覺胸口悶、只要一走路就會呼吸困難、全身無力,甚至坐著、躺著都發喘,拖到今年2月,實在喘得受不了才掛急診,檢查後才知道是自體免疫血管炎併發急性心肌炎,導致心臟衰竭,情況危急到一度考慮需要換心治療。

劉維新說,幸運的是,經過心臟衰竭團隊照顧,陳先生配合藥物治療、水分控制,每日監測體重、血壓、心跳及記錄數值,並積極接受心臟復健以及藥物、飲食控制,半年後,心臟功能已從原先的17%恢復至48%,走路運動也能超過30分鐘以上。

劉維新強調,心臟就像人體最重要的馬達,推動血液到全身再流回心臟,一旦馬力不夠、無法順利推動血液時就是心臟衰竭,因此,如果發現自己出現「噓累累、祙喘氣、腳腫腫、躺不平,咳不停」等症狀,一定要趕快就醫。

輕微的心臟衰竭,可透過藥物、調整生活型態來治療;若是嚴重到心臟功能持續下降,則必須接受外科手術,至於末期心衰竭,藥物治療和機械性循環輔助系統都無效時,心臟移植是唯一的方法。

劉維新說,心臟衰竭患者積極接受治療等同於保養自己的心臟,建議要適度運動,每天量體重和血壓,注意飲食,少鹽、少油、少糖,定期回診追蹤及服用藥物,可避免心臟衰竭症狀惡化。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氣喘是國人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根據國健署統計資料指出,約有5.1%的民眾曾被醫師診斷有氣喘。新光醫院家醫科胡念之醫師表示,氣喘患者不見得常常會感到呼吸困難,且平時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若適逢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大,或是不慎接觸到感染、刺激物、過敏原時,氣喘就可能反覆發作!胡醫師提醒,有氣喘病史者宜多加留意...

閱讀詳情 »

中天綜合台36頻道明(5/17)晚間11點播出主題「花大錢把自己變醜?明星整壞了的模樣大公開」,邀請藝人夏宇童、圓圓、蘿莉塔、白白、維亞,分享自己整形失敗經驗。主持人利菁自爆,一年前她正準備拍新歌MV,特地做了非侵入式的音波拉皮緊緻皮膚,沒想到打到半邊臉癱瘓。利菁表示,音波拉皮是一發一條,她總共打了...

閱讀詳情 »

靜脈曲張常被認為是影響外觀的疾病,不治療頂多腿部爬滿蜘蛛網,不好看而已,過去醫學上也認為這類表淺靜脈的問題不至於造成嚴重併發症或是致命。不過,長庚醫院最新的研究發現,表淺靜脈的曲張可能就暗示著,腿部的深層靜脈也有回流影響,甚至栓塞的隱憂喔。   靜脈曲張竟會造成肺栓塞? 長庚醫院皮膚科副...

閱讀詳情 »

排油煙機一定要多開一小時 何明霖醫師建議,家中的窗戶千萬不要24小時關著。否則就跟密閉的車內一樣,空氣的品質一定會變差。做菜的時候一定也要開窗戶和排油煙機。而做完菜之後窗戶和抽油煙機最好還要再開著一個小時左右。   大家都以為空氣汙染只會影響呼吸道,所以只會跟肺癌有關,但實際上PM2.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