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熬夜狂追劇 起床眼皮水腫急救方

熬夜狂追劇 起床眼皮水腫急救方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常有許多人熬夜追劇、或是前一晚跟男友吵架大哭,起床後眼皮水腫,變成大小眼,或是雙眼皮變成好幾折,根本掩飾不了,連化妝都無法蓋住,超困擾!36歲的小琪就是如此,當媽之後熬的更是自由,小孩睡了以後便開始追劇,看到太入戲還跟著主角落淚,沒想到隔天起床眼睛浮腫、布滿血絲,再加上黑眼圈,完全無法見人。

熬夜、用眼過度、哭泣易水腫 反覆水腫眼皮多折

造成眼皮浮腫的原因,通常是水腫,可能是睡前喝太多水、吃太多鹽,導致水分來不及排出去,使之滯留於微血管或眼皮造成水腫;整形外科名醫陳昱帆分享,也可能是熬夜、用眼過度,若同時加上哭不停,淚液也會使眼皮組織膨脹;另外睡眠不足、過敏也都會使眼皮浮腫。

人到了30、40歲,膠原蛋白流失,肌膚組織開始鬆弛,也會使眼皮下垂,一旦水腫,雙眼皮就會立刻變三、四折,若經常重複,很有可能眼皮就再也回不去雙眼皮了。

急救良方 冷藏茶包、小黃瓜敷15分鐘

若出門在即需要急救方式,陳昱帆醫師表示可以冷敷眼睛減緩腫脹,利用冷藏過的茶包或小黃瓜敷在眼部10至15分鐘,都有助於鎮定消腫;或是於塗抹眼霜時按壓眼瞼部位,按摩幫助水分排除,也可以改善浮腫。若是因花粉、塵螨等造成眼睛過敏,也可以適度用生理食鹽水清洗眼睛,將過敏原清除,若狀況未好轉,建議就醫。

年紀增長會使肌膚鬆弛,若發現眼皮越來越垂,也可能是眼瞼肌無力,可依賴提眼瞼肌手術復原;獲支撐眼睛的脂肪下垂,形成眼袋,也可以進行眼袋去除手術。

睡眠充足少吃鹽 睡前勿飲酒或太多水

預防還是勝於治療。陳昱帆醫師建議,睡眠不足是最常見眼睛浮腫的原因,每天睡飽7至9小時,睡前不要使用3C產品,也同時避免飲酒、飲用太多水,都能有效避免隔天眼皮浮腫。建議成人每天鈉的攝取量不要超過2000毫克,也能避免水腫。另外提醒隱形眼鏡族,返家之後要盡快取下,也不宜戴著入睡,會壓迫角膜使腫脹更加明顯。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常有許多人熬夜追劇、或是前一晚跟男友吵架大哭,起床後眼皮水腫,變成大小眼,或是雙眼皮變成好幾折,根本掩飾不了,連化妝都無法蓋住,超困擾!36歲的小琪就是如此,當媽之後熬的更是自由,小孩睡了以後便開始追劇,看到太入戲還跟著主角落淚,沒想到隔天起床眼睛浮腫、布滿血絲,再加上黑眼圈,完全無法見人。

熬夜、用眼過度、哭泣易水腫 反覆水腫眼皮多折

造成眼皮浮腫的原因,通常是水腫,可能是睡前喝太多水、吃太多鹽,導致水分來不及排出去,使之滯留於微血管或眼皮造成水腫;整形外科名醫陳昱帆分享,也可能是熬夜、用眼過度,若同時加上哭不停,淚液也會使眼皮組織膨脹;另外睡眠不足、過敏也都會使眼皮浮腫。

人到了30、40歲,膠原蛋白流失,肌膚組織開始鬆弛,也會使眼皮下垂,一旦水腫,雙眼皮就會立刻變三、四折,若經常重複,很有可能眼皮就再也回不去雙眼皮了。

急救良方 冷藏茶包、小黃瓜敷15分鐘

若出門在即需要急救方式,陳昱帆醫師表示可以冷敷眼睛減緩腫脹,利用冷藏過的茶包或小黃瓜敷在眼部10至15分鐘,都有助於鎮定消腫;或是於塗抹眼霜時按壓眼瞼部位,按摩幫助水分排除,也可以改善浮腫。若是因花粉、塵螨等造成眼睛過敏,也可以適度用生理食鹽水清洗眼睛,將過敏原清除,若狀況未好轉,建議就醫。

年紀增長會使肌膚鬆弛,若發現眼皮越來越垂,也可能是眼瞼肌無力,可依賴提眼瞼肌手術復原;獲支撐眼睛的脂肪下垂,形成眼袋,也可以進行眼袋去除手術。

睡眠充足少吃鹽 睡前勿飲酒或太多水

預防還是勝於治療。陳昱帆醫師建議,睡眠不足是最常見眼睛浮腫的原因,每天睡飽7至9小時,睡前不要使用3C產品,也同時避免飲酒、飲用太多水,都能有效避免隔天眼皮浮腫。建議成人每天鈉的攝取量不要超過2000毫克,也能避免水腫。另外提醒隱形眼鏡族,返家之後要盡快取下,也不宜戴著入睡,會壓迫角膜使腫脹更加明顯。

【延伸閱讀】

解決痘疤,恢復人氣! UP雷射修復臉上坑疤

骨鬆性骨折該怎麼治療 開刀還是保守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1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景氣不佳,日常生活中能省則省,現在就連女性生理用品也是如此,越來越多女性選擇在經期中以月亮杯來收集經血,因可重複使用,花個幾百元卻能用上好幾年,讓不少人願意捨棄傳統衛生棉,而使用月亮杯。但婦科醫師提醒,在使用之前務必做好手部清潔工作,以免增加感染風險。 婦產科醫師李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在公共衛生、資訊分享的協作防疫成果,世界有目共睹,也是美國想要響應並肯定的價值。」台美今日正式簽署醫衛合作備忘錄,由美國在台協會(AIT)酈英傑處長、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衛福部長陳時中,以及外交部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楊珍妮主任委員共同簽署。台美醫衛合作超過20年 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若今年冬季COVID-19疫情與流感同時夾攻,人類該如何因應?最佳的預防方法就是接種疫苗!由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士領導的基因體研究中心團隊,多年來致力於研究廣效流感疫苗,近期又出現重大突破。 團隊研發出「單醣化嵌合血凝集(chimeric HA)蛋白疫苗」,可對抗各種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80歲蔡先生罹患糖尿病多年,剛確診時糖化血色素高達13.0%,飯前血糖也達218mg/dl,遠超過正常值,醫師建議他以一天一次的基礎胰島素及口服降血糖藥控制血糖,治療三個月後,糖化血色素從13.0%降至9.0%,而後多年皆維持在6.5-7.5%。自認血糖控制良好的蔡先生,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