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手腳不自覺抽動 小心恐是腦瘤引起

手腳不自覺抽動 小心恐是腦瘤引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年約40歲女性有一陣子手腳常不自覺抽動,肢體也有點無力,看診時醫師診斷是癲癇發作,深入檢查顯示,她大腦長了顆約三公分大的腫瘤,腫瘤引發癲癇,造成手腳抽動與肢體無力,醫師換了數種藥物,好不容易先把癲癇控制下來,所幸經過腦瘤摘除手術,她的癲癇症狀終於緩解,目前已恢復正常生活。

為上述患者進行手術的成大醫院外科部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戴世煌分析,癲癇是大腦神經系統異常放電、漏電,刺激周邊組織所造成,大致可以分為大發作與小發作。大動作可能伴隨抽搐、口吐白沫、失去意識...等,也有患者會暫時恍神、手腳輕微抽動或有肢體無力現象,這些就屬於小發作症狀,臨床很容易受到忽視。

腦瘤、感染、代謝異常、電解質不平衡、內分泌異常、缺氧...等都可能誘發癲癇的發作。神經外科醫師所遇到的腦瘤患者,就有不少是以癲癇為最早表現症狀。

腦瘤治療與癲癇控制 兩者互有關聯

戴世煌醫師指出,腦瘤若長在大腦額葉、顳葉位置,便比較容易誘發癲癇。不少研究認為,對於出現癲癇症狀的患者,腦瘤的治療與癲癇的控制就好像「雞生蛋、蛋生雞」關係,兩者互相影響,當腦瘤獲得治療,癲癇就會跟著改善,同樣地,癲癇若得到控制,腦瘤手術預後也會比較好。

目前治療腦瘤以開顱手術為主,手術最大挑戰在於醫師必須將腦瘤盡量清除乾淨,但又要避免手術過程傷害周邊正常腦部組織,甚而造成神經功能損傷,這就得仰賴手術專業團隊的配合。

戴世煌醫師表示,以成大醫院開顱手術團隊來說,手術可運用螢光顯微技術,讓腫瘤無所遁形,提升腫瘤切除的精準度,過程中也能搭配術中即時導航、神經監測系統,隨時掌握神經功能變化,一出現異常,神經監測團隊同仁會立即回報手術醫師,讓手術過程中神經受損風險降到最低,增進病患安全。

正確選擇與使用抗癲癇藥物 減少發作頻率與改善生活品質

至於癲癇控制方面,目前有數種抗癲癇藥物可供選擇,患者若原本就有癲癇症狀,規律使用抗癲癇藥物,不只可避免大腦神經異常放電,持續傷害腦部細胞,病患也不用擔心日常生活或工作當中突然癲癇發作而衍生意外,對生活品質較有保障。

戴世煌醫師也提醒,腦瘤常見症狀也包括頭暈、頭痛、腦壓上升、神經功能受影響...等。當神經功能受到影響時,可能引起手腳無力、語言障礙、視力視野缺損...等症狀,民眾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務必提高警覺,盡速就醫,接受詳細檢查,才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2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內褲,是極其隱私的貼身小對象,和健康的關係密不可分。雖然不少人能做到常洗常換內褲,卻不了解其使用壽命的長短,常常穿爛、變形後才扔。殊不知,健康隱患就這樣產生了。 平均一條髒內褲就帶有0.1克糞便 世界各國的微生物學家都對洗衣機進行過研究,一條臟內褲平均帶有0.1克糞便,排泄物中的病菌有沙門氏菌、大腸...

閱讀詳情 »

1.吃肉前喝兩勺醋。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發現,吃大魚大肉等高熱量食物前喝兩勺食醋,可大大降低血糖水平。如不習慣喝醋,最好飯前吃點放醋的涼拌菜。 2.減輕5%的體重。哪怕你非常肥胖,而且不鍛煉,但只要體重減輕5%,患糖尿病的危險就會降低70%。 3.每天走路35分鐘。芬蘭研究發現,走路可讓體內胰...

閱讀詳情 »

睡眠對於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好的睡眠可以讓你第二天精力充沛,但是要如何擁有一個良好的睡眠呢?除了良好的環境和時間外,睡覺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睡眠方式不正確會危害身體健康,下面一起來看看睡覺有哪些方面的禁忌呢?   1、枕頭過高 從生理角度上講,枕頭以8至12公分為宜。太低,容易造成&l...

閱讀詳情 »

熬夜的危害相信大家都了解了一些,但現代社會仍然有許多熬夜加班的上班族,玩手機的夜貓族,長期熬夜免疫力會跟著下降,不管是男女都會影響到生育能力,與小編一起來看看女性熬夜的危害。 熬夜的壞處          1、經常疲勞,免疫力下降 人經常熬夜造成的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