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熬夜追劇突然聽不見? 換2副耳機也沒用原來耳中風

熬夜追劇突然聽不見? 換2副耳機也沒用原來耳中風

 

【NOW健康 陳盈臻/宜蘭報導】小靜(化名)是1名28歲上班族,平時熱愛帶著耳機追劇又有熬夜習慣,一日卻因左耳突然聽不見而緊急就醫,醫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並表示,若就醫時機有所延誤,恐怕較難恢復聽力。所幸小靜即時就醫,經類固醇與高壓氧治療後,目前聽力恢復8成,近期已開始回到正常生活。

 

小靜因為工作壓力大,經常靠著追劇紓解壓力,每日通勤與下班後的時間,幾乎都帶著耳機、盯著螢幕沉迷在連續劇裡。直到上個月某日下班追劇時,突然發現左邊的耳機沒有聲音,連續換了2副耳機卻依然聽不見,讓她在緊張的心情下,趕赴急診掛號,經診斷為突發性耳聾。

 

羅東博愛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張家宸表示,突發性耳聾又被稱為「耳中風」,發生的原因多半不明,但也可能與壓力、病毒感染、自體免疫疾病、藥物、外傷、內分泌、血管阻塞或腫瘤有關。若確診為突發性耳聾,必須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建議在發現聽力有異狀的3天內就醫,並在2周內積極接受治療,以挽救受損的聽力,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期,聽力恢復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目前針對突發性耳聾的治療方式,以類固醇治療為主,高壓氧治療為輔。類固醇可透過口服、耳內注射針劑或靜脈注射進行。臨床上,若於病發2周內施以類固醇治療,大多可有不錯的效果,若再加上高壓氧治療,約有3/4的病人會感受到聽力明顯的進步。

 

高壓氧治療為在高壓氧艙內吸入2倍大氣壓力的純氧,使病人血漿中氧氣量大幅提升,以幫助組織修復、改善病變組織缺氧狀況與促進損傷細胞的新陳代謝,達到重建組織細胞的目的。小靜在接受類固醇與高壓氧治療後,聽力恢復許多,已可正常工作生活。

 

熬夜追劇突然聽不見? 換2副耳機也沒用原來耳中風

▲高壓氧治療為在高壓氧艙內吸入2倍大氣壓力的純氧,使病人血漿中氧氣量大幅提升。(圖/羅東博愛醫院提供)

 

張家宸另外指出,突發性耳聾的發病族群並不限於年長者,長期疲累熬夜壓力大的青少年族群更尤其容易發生。一旦發生後,必須及早治療,效果才會好。一般若標準類固醇治療效果不如預期,會建議加上救援治療(耳內注射及高壓氧),以求在2周內盡量恢復聽力。

 

在突發性耳聾的治療上,高壓氧的效果對年輕人及初始聽力損失較重的病人較為顯著。因此,考量聽力對年輕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十分重要,建議若突然出現單側聽力變差或突發耳鳴、頭暈等症狀,應及早就醫,確保聽損狀況獲得控制。若經診斷為突發性耳聾,除及早治療外,也建議調整作息、適當休息與充足睡眠,以避免再次復發。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血液中氧氣不足,心臟代償機制也會增加心搏出量,長久下來會有左心室肥大、心臟衰竭的可能。女性更容易得缺鐵性貧血,因為體內儲存的鐵質,會因為每次的生理期而流失。如果常覺得體力差、頭暈、心悸、容易疲勞、腸胃不適、臉色蒼白,不妨先自我檢查:翻開眼睛下眼瞼,觀察下眼瞼顏色;或者翻開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中報導】夏天的腳步雖尚未遠離,但時序已逐漸入秋,皮脂分泌降低、角質層含水度也下降,皮膚問題也該好好檢視一番。面對夏季紫外線的侵襲,皮膚產生斑點或膚色不均勻,再加上臉上舊有的痘疤痕跡,不少女性攬鏡自照時無不想除之而後快。所幸隨著醫療儀器日新月異,雷射治療已進展到皮秒境界,能針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藍色小藥丸吃了變無敵鐵金剛?當心可能悲劇收場。英國1項追蹤研究指出,過去2年200多名男子服用藍色小藥丸後出現副作用,數10人因持續性勃起所苦,甚至有1人被迫切除陰莖。我國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則顯示,藍色小藥丸上市近20年累計56件通報不良反應,其中不少人出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許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會花大錢購買昂貴的嬰兒副食品或是嬰兒奶粉,不過,兒科醫師認為,1歲以前嬰幼兒最佳營養來源是透過哺育母乳,其中富含DHA,可說是寶寶營養黃金首選。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主任陳偉燾指出,0至3歲是寶寶感知力發展的重要階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