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熱可可還是熱巧克力? 你真的知道你喝的是什麼嗎?

熱可可還是熱巧克力? 你真的知道你喝的是什麼嗎?

文:Chad|圖:Chad

 

巧克力是大家最愛的甜點之一,不管是塊狀的、液體的,還是蛋糕或是麵包、吐司,這風靡全世界的神奇作物早就被人類開發出各式各樣的形式來享受。

其中液體的形式是最古老的食用方式,是將可可豆加水與其他辛香料一起搭配飲用,具有提神的功效,而後由西班牙人引入歐洲,並將可可豆磨粉與糖水混合,從此開啟了可可的盛世,成為全球最愛的飲品。

 

不為人知的過程

不管是可可還是巧克力,都是源自一種叫做可可(Cacao)的熱帶樹木所產的種子製成

這種樹木的果實形如表面凹凸不平的橄欖球,內有許多種籽,就是我們所稱的可可豆

而這些可可豆在經過多道發酵、乾燥、烘焙等步驟後釋放出當中的成分

進一步純化、分離、混合其他物質之後便是我們常見的巧克力、可可等產品

 

多種營養與功效

這種神奇的豆子除了可以提神,還有許多黃酮類化合物、可可鹼、不飽和脂肪酸等

具有抗氧化、降血壓、抗抑鬱、補充血清素使得心情開朗的功效

在享受特別的風味之餘還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好處!

但是別高興得太早!

 

相關的研究除了提出巧克力與可可的好處,同時也提到大多數的相關商品並沒有明顯的功效

原因便是這些產品大多為了口味添加過多糖分,或是只使用了僅有高度脂肪熱量與味道的可可脂部分(如白巧克力

反而失去了最主要的營養成分和特殊植物鹼功效

所以並不是吃了牛奶巧克力或是一般的相關甜點、飲料就能得到這些好處

反而攝取了過多糖分造成肥胖與其他慢性疾病!

 

你所不知道的恐怖事實

事實上,可可是十分昂貴的作物,被稱為是黑金作物

除了栽培地點受限制、栽種管理不易等,加工製造的過程亦是十分重要且複雜

這些原料也被許多歐美大廠商所掌控,造成真材實料的可可價格居高不下

因此,在化學工程十分發達的今日,早就出現其他替代方式

那就是代可可脂!

 

代可可脂是利用其他植物油(如棕櫚油)透過氫化製成

將原本的化學結構以工程的方式改變成類似可可脂的結構

進而模仿可可脂所特有的風味和狀態

不過人力還是無法取代大自然,儘管能模仿相似的風味

當中的結構還是存在差異,不管是熔點還是真實的味道仍無法達到相同

甚至存在許多人體無法代謝消化的反式脂肪,這也是為什麼市售的便宜巧克力吃起來總是如此無味的原因

但是因為其價格優勢,仍廣泛的存在於各式巧克力相關產品當中,像是巧克力醬、巧克力甜點等等

一種比較簡易的判別方式便是熔點,真的巧克力熔點接近人類體溫(約為 35 度左右)

若是使用代可可脂或是當中摻有,則熔點會升高,即使在口中也不易融化

另外則可以從價格略知一二,太便宜的巧克力就不用太高估他的原料品質和益處了

 

熱巧克力和熱可可是一樣的嗎?

自己買來泡的可可粉即沖飲料和速食店或是咖啡廳所賣的熱巧克力,味道怎麼差這麼多?

沒錯,其實熱可可和熱巧克力是不太一樣的東西

這就要從原料說起,可可豆磨製之後從中可分離出可可粉和可可脂等成分

可可脂就是可可豆當中的脂肪,是巧克力之所以能有入口即化口感的來由

而可可粉當中藏有許多可可的特殊營養成分,但卻少了可可脂的熱量

所謂的白巧克力便是以可可脂製成,可可脂也是代可可脂所模仿的對象

市面上的熱可可其實就是純可可粉或是加入少量的可可脂所製成的飲料

而熱巧克力就是以較多的可可脂與可可粉一起混合而成的飲品,在歐洲其實是將巧克力塊融化後製成

 

但是你知道嗎?台灣速食店的熱巧克力(不是熱可可喔)其實是以巧克力醬加熱水攪拌混合而成

簡單來說,其實你喝的是熱巧克力醬,而這些巧克力醬的原料與品質是不是代可可脂就不得而知了…

也許下次在點飲料的時候可以特別注意到底喝的是熱可可還是熱巧克力

當中的熱量可是不一樣的喔!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iHealth 愛健康》官方網站;《iHealth 愛健康》官方粉絲團】

相關推薦

蘆筍被視為是極具營養價值的蔬食之一,一般市面上常見的蘆筍多為綠色的,僅有少數為白色蘆筍,到底白蘆筍與綠蘆筍有何不同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其實白蘆筍與綠蘆筍是相同品種,但白蘆筍必須在出土前採收,一旦受到陽光照射顏色就會轉綠,成為常見的綠蘆筍囉。  蘆筍是春季的常見食材之一,一...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鍾藝 含糖類的飲料是不健康的,這點已經很明確。現又有另一項研究表明,含糖飲料還與早逝的風險增加有關。 3月18日發表在《循環》雜誌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80,000多名女性和37,000名男性的信息,這些信息被追蹤了大約30年。 參與者每四年填寫一次他們的飲食的情況,...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長期失眠的人都知道失眠的痛苦,尤其是骨頭的疼痛。骨頭痛加上失眠,失眠也讓骨頭更痛。例如,有慢性疼痛的人都很難睡好,睡不好也容易導致後背疼痛,讓人下一個晚上更難入睡。 睡不好為何會加深疼痛目前科學家還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可能與身體應對疼痛的機制有關。當身體有傷口時,神經...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一隻羊、二隻羊、三隻羊…,怎麼還是睡不著呢? 美國睡眠醫學學會(AASM)建議,成年人每晚應睡足七至八個小時,但現代人卻因著壓力沉重、作息混亂等問題,導致睡眠時間不足或是睡眠品質不佳。科學家曾提出警告,若是長期睡眠不足,易造成思考力遲緩、食慾消化不良或是免疫功能下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