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熱壞了! 7月頭一天全台熱傷害送醫已22人次

▲高溫持續,7月頭一天熱傷害送醫就有22人次。(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溫熱壞人!衛生福利部今(2)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7月開頭第一天全台就已經有22人次因熱傷害送醫,由於氣象局警告未來一周仍然高溫,國健署特別提醒,想要預防熱傷害上身,得隨時隨地做好「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三要訣。

今年夏天高溫趨勢明顯,衛福部統計全台中暑、熱暈厥、熱痙攣等熱傷害就醫資料就發現,今年6月一整個月下來共有452人次,足足比去年6月的392人次增加了約15%。

烈日當頭,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科長曾伯昌強調,尤其是從事營建業、漁業、農業、運動員等戶外工作者,因為工作屬性需經常曝曬於豔陽之下,一定要適時作好防護措施,避免大量流汗造成脫水。

國健署也提醒民眾要牢記疑似出現熱傷害的身體徵兆,包括: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這時務必要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國健署要求公司行號也須依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建議,視天候狀況採取熱危害預防措施如下:

一、降低作業場所溫度及提供陰涼休息場所,避免勞工體溫持續上升。
二、提供適當飲料,以10到15℃飲用水為佳,或提供運動飲料及添加少許食鹽之冷開水。
三、調整作息時間,避免於中午時段從事重體力之作業。
四、實施健康管理,如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疾病、消化性潰瘍、內分泌失調、無汗症及腎疾病等之勞工,應參照醫師之建議,避免其從事高溫作業,同時於上工前及作業中,隨時留意勞工健康狀況,採取必要因應措施。
五、實施熱疾病預防教育宣導,強化勞工自我保護之知能。
六、建立緊急通報及應變處理機制。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好醫師會客室》肥胖會導致中風及各種癌症,減肥才能救命。(影/優傳媒影音製作) 優傳媒記者溫建鈞/台北報導肥胖會致癌?!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糠榮誠醫師表示,肥胖會導致大腸癌、胰臟癌、乳癌、中風等重大疾病,減肥才能救自己,適當的體重是用體重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適當數值應該介於18.5到2...

閱讀詳情 »

▲(照/三軍總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血友病是一種遺傳性基因缺陷的疾病,在台灣,目前約有1100多名病患,過去要確診或產前檢查時,多仰賴傳統DNA檢查,但仍有最多約7%的人可能找不到突變點位,三軍總醫院今(4)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團隊利用結合了mRNA的分析和多重連線探針擴...

閱讀詳情 »

▲因應新北市中和區出現第2例本土屈公病病例,疾管署防疫人員持續加強高風險區域的孳生源查核。(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屈公病爆發群聚,且傳播地可能就在人來人往的中和國強嶺步道!疾管署今(4)日公布新北市新增1例本土屈公病病例,該名中和區福南里60多歲女性,近期未出國,且住...

閱讀詳情 »

▲治療前,哥哥手腳都是抓痕,妹妹雙腳更被抓到流血包上紗布。(照/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小朋友過敏千萬不能輕忽!門診就有一名4歲女童癢到抓破腳底流血,不能走路,必須包紮紗布,台中慈濟醫院小兒免疫醫師余孟恭進一步詢問發現,連其7歲的哥哥也有異位性皮膚炎,小兄妹雙雙掻癢抓到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