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熱昏頭天旋地轉是中暑? 醫師提醒有可能犯眩暈別大意

熱昏頭天旋地轉是中暑? 醫師提醒有可能犯眩暈別大意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近年來台灣夏季室外溫度動輒37、38度,由於今年暑假期間無法出國,有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到戶外遊山玩水,造成中暑比例大幅提升,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今年度熱傷害人數創下新高。耳鼻喉科醫師提醒,感到頭暈、想吐不一定是中暑,也要當心是否「眩暈症」上身。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眩暈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發作時會感到天旋地轉,有時即使平躺在床上休息,也無法緩解這種暈眩感,還可能伴隨噁心、想吐,患者極度不舒服,無法正常工作。然而,許多患者在眩暈感消失後就得過且過,沒有積極治療,而下次發作的時機卻又毫無徵兆,若情況嚴重到無法站立,萬一又正處於有危險或是尖銳物品的環境中,後果不堪設想。


李宏信指出,夏季中暑很常見,但如果時常感到頭暈務必要就醫,曾有中年眩暈症患者,才50歲左右,卻因洗澡時眩暈症發作,在浴室跌倒撞到馬桶而腦出血,住院了1周,由於平時未妥善治療眩暈症,反而造成更嚴重的後果。也有眩暈患者在大熱天騎車,突然眩暈發作而昏倒摔車,所幸沒有危害性命。以上這些案例,都是在具危險性的環境中發生眩暈,患者不可大意。


眩暈的治療黃金期通常是7天內,很多患者在初次發作時不以為意,因此錯失治療良機,可能需要花上更多時間治療,且發作頻率會增加,讓患者處於隨時復發的恐懼之中。由於眩暈是內耳血管因膽固醇或血脂肪沉澱所造成的阻塞,使血流不通,加上生活壓力大,使血管過度收縮,導致組織缺血而壞死,演變為內耳神經萎縮。因此許多患者都是因壓力、作息不正常而引發眩暈,想要改善症狀,首要調整作息,並找出適合自己的舒壓方式。


眩暈是每個人都有發作的機會及經驗,根據症狀的不同對人的影響可大可小,嚴重程度不一,李宏信醫師在臨床經驗上,以期別來說明。其1為急診期的眩暈,嚴重程度是躺在床上起不來,若持續躺著休息也沒改善需要送往急診,迅速治療,以排除心臟病、腦中風之可能。其2為急性期,此類型病人經常感到搖晃數日,常在不平衡及暈眩的狀態,必須稍做休息並服用藥物治療約2周,則可感到改善。其3為慢性期,此類病人的症狀經常發作,有約5成患者在無預警情況發生,防不勝防,必須長期服藥半年至1年,才能達到完全治療且不易復發的目的。


李宏信說明,急性期的治療,臨床上通常給予利尿劑來排除體內之鹽份及水份,用以降低內耳壓力,待病情穩定後,再以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來增加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長期治療則要以神經滋養、血管擴張等藥物為主。一般而言患者只要耐心服藥控制,病情都能獲得極大的改善。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眩暈患者除了保持愉悅心情、定期運動之外,更要注意飲食清淡,最好戒菸戒酒,刺激性食物少吃,避免膽固醇過高,才能保持內耳血管血流暢通,減少眩暈發生機率。


更多NOW健康報導
▸葉黃素別亂吃! 眼科醫師:慎選品牌、吃對時間很重要
▸失智症及早介入穩住病況延緩惡化 預防從40歲就要開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過年放長假就是要玩到痛快?心收不回來,恐影響學業、工作!身心科醫師指出,今年年假特別長,盡情玩樂最多4、5天,至少留1至2天做收心,建議每天花半小時的時間心智演練,規劃新年新希望、新計畫、新學習。 年假不要只顧玩樂 近年景氣不佳,連帶影響上班族荷包;開業身心科診所院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安全性行為,正確且全程使用保險套仍是目前預防愛滋病最簡單的方法,今年西洋情人節適逢新春年假,疾病管制署呼籲年輕朋友歡度情人節,激情時別忘主動或要求情人全程且正確使用保險套及水性潤滑劑,避免感染愛滋及性病之風險。 疾管署公布最新保險套使用民調結果,調查結果顯示:15-4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年終跑攤加上農曆春節到來,免不了得大魚大肉,小心若沒好好控制,恐怕讓肥肉跟著找上門;桃園醫院新屋分院營養師范純美指出,減肥關鍵最重要就是少吃多動,但若想讓效果更顯著,這時可利用飲食日記方式,記錄每一餐飲食,確實掌握熱量,讓瘦身成效加倍。 養成記綠飲食習慣 瘦更快 根據...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image.baidu )小米是五穀中養生保健的佳品。中醫認為,同是種子,數量越多則能量越大,滋補力就越強。故天生萬物,獨厚五穀,五穀中粟米最佳。 粟米又稱小米、穀子、粟穀。小米春種秋收得天地之氣最全,得土氣最厚,為脾之果,最養脾胃。小米味甘、鹹,性涼,味甘色黃入脾胃經,味鹹入腎經。小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