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燒燙傷原因不同 處理方式也不同

燒燙傷原因不同 處理方式也不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八仙樂園發生塵爆意外,也讓外界關注起急救處理問題是否正確,尤其民眾對於燒燙傷的認知似乎仍顯不足夠;基隆市中正區衛生所指出,像是光燒燙傷就分為熱液燙傷、火焰燒傷、化學灼傷以及電灼傷,處理方式也會因燙傷不同而有所差異。

一般大家所熟知的沸水、熱湯等熱液燙傷,就要把握沖、脫、泡、蓋、送五的步驟,除了盡快沖水降溫,等燒燙傷部位冷卻後,就要小心除去身上衣物,且持續泡冷水30分鐘,除非燙傷面積過大或年紀較輕者,則不應浸泡太久,以免造成失溫問題。

接著就是要盡快用乾淨毛巾等覆蓋保暖,且盡快送醫治療;衛生局進一步說明,若為化學灼傷,則首先應去除遠離熱源,且用大量冷水沖洗30分鐘以上,幫助降低皮膚表面化學藥劑濃度,並盡快就醫,重點是千萬不能以浸泡方式降溫,否則恐會使化學藥品從水中擴散造成二度傷害。

另外,若為電灼傷,當下應立即切斷電源,避免再引起觸電,且注意傷者的呼吸等生命跡象,若呼吸或心跳停止,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等急救,並盡速就醫;衛生局提醒,平時多點注意和預防措施,了解對於燒燙傷的處理,就能降低意外發生,避免遺憾。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103

相關推薦

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在第一次感染時,稱為「水痘」,耳鼻喉專科陳安婕醫師 表示,感染之後,就算後來身上的水泡好了,這隻病毒並不會從人體消失,它會持續潛伏在背根神經節或腦感覺神經節中,隨著年紀增長或抵抗力下降時,會再度活化出來作亂而引發帶狀疱疹(編:這也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62歲Andy為帕金森病患者,原本從事電腦軟體工作,52歲那年因疲倦、無力、走路緩慢,甚至幫顧客維修電腦時,轉不動螺絲起子,就醫確診為帕金森病。他回想40多歲時,就飽受便秘之苦,且有睡眠障礙及嗅覺異常,至海港遊玩,居然聞不到「海味」。 台灣人口高齡化 帕金森氏症罹患人...

閱讀詳情 »

家長注意!別讓家中的青少年錯過HPV疫苗的黃金接種期!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邱南昌理事長、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李秉穎醫師、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黃立民醫師、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黃玉成醫師及臺中榮總兒童感染科陳伯彥醫師共同拍攝「簡單的一句話」影音,攜手衛教大使佩甄,分享全球針對HPV預防的計劃與研究,並探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一名產後媽咪阿梅(化名),有個從懷孕開始就難以啟齒的隱疾,也就是「漏尿」,即使迎接小寶貝誕生後,漏尿問題仍持續不斷,只要突然大笑、打噴嚏、咳嗽或運動,就會不經意漏出一兩滴,要隨身攜帶內褲或是護墊,生活相當不方便。 阿梅選擇到醫院求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