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營養補過頭 代謝症候群漸趨年輕化

營養補過頭 代謝症候群漸趨年輕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太關心孩子,有時可能會傷了孩子的健康!今年30多歲的林小姐,在公司健檢時發現空腹血糖偏高、低密度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上升,甚至還有肥胖(160cm/72kg)、肝指數稍微上升、及脂肪肝的問題。就醫後在醫師進一步詢問下才發現,原來是林媽媽太愛孩子了!營養補過頭導致。

由於林小姐平時工作常得加班,林媽媽心疼女兒,擔心孩子工作時間長,總是準備豐盛的晚餐與點心,像是鹽酥雞、滷味、奶茶等,冬季時還會加上麻油雞或羊肉爐等補品,就是怕孩子不健康。甚至在林小姐轉述健檢報告顯示肝功能不好後,林媽媽還越補越兇、越補越勤,有時食物吃不完,媽媽還會不高興。

台中醫院新陳代謝科沈宜靜醫師表示,根據衛福部在六月份公布的去年國人十大死因中,主要仍是以慢性疾病為主,像是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炎、事故傷害、高血壓、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臟病變。而其中許多都是和不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所導致的肥胖有關。

沈宜靜強調,值得一提的是,糖尿病已由前年的第五名竄升到第四名!更可怕的是,這些代謝症候群相關疾病已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很多肥胖民眾都是像林小姐一樣,因為不健康的飲食所導致。

提醒民眾,養成良好生活作息、定期運動、均衡飲食的好習慣,才能避免肥胖和慢性病的發生,假設改善後一直不見成效,可尋求專業醫師或營養師的建議,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79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國家因應新冠疫情,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後,在非必要不可出門的政策下,關閉容易群聚的商店,企業改為分組輪班或在家上班,學校防疫政策採用居家上課、停課,大幅減少民眾移動。隨著疫苗施打、免費普篩、邊境管理等多項措施,疫情開始逐漸趨緩,但病毒並未消失,人們的生活型態已經改變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8歲的晴晴(化名)飽受經痛及經血過多困擾,常常感到下腹悶痛,只能靠吃止痛藥來減緩疼痛。結婚三年來都沒避孕,但卻遲遲沒有懷孕好消息,讓她十分焦慮,因而求助不孕症門診,經檢查後發現晴晴卵巢左側有一顆近7公分的巧克力囊腫,另外,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雙側輸卵管沾黏阻塞,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前主播蕭彤雯日前才在個人臉書寫下「媒體工作者壽命似乎特別短!」,因為她在一天內痛失兩位在新聞界的好友,不料,22日在臉書貼文,前幾天動了「左下肺楔狀切除手術」,經病理檢驗確認為肺腺癌0期。 蕭彤雯透過臉書表示,手術一切順利,周末已出院回家,「雖然現在只要打噴嚏或咳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預防心肌梗塞復發,短期服雙抗、長期控三高!疫情期間,心血管患者仍要與醫師密切配合,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宋思賢表示,心肌梗塞治療後仍有復發風險,術後短期內應規律服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長期則要戒菸和控制三高,尤其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宋醫師表示:「最新國外指引建議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