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打營養針嗎?自費的也可以。」這句話是急診很常聽到的問句。1位30歲年輕人發燒、咳嗽、全身無力到急診看診,在完成診查後,醫生建議年輕人口服藥物,多喝水、多休息、多加觀察即可,此時病人卻向醫師提出想要打營養針的需求。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醫師劉士宏表示,醫學臨床上並沒有「營養針」這個名詞,一般坊間所俗稱的營養針只是做為電解質來源的生理食鹽水或是葡萄糖液,混入少許維他命的靜脈輸液,並經由靜脈輸注方式,提供病人適當的營養,以維持正常的身體機能。
劉士宏說明,臨床上針對無法進食的病人會使用「全靜脈營養溶液」(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簡稱TPN),它的成分是胺基酸、脂肪、醣類、水分、維生素、礦物質及稀有元素等藥品,需要經由營養師評估,藥師再依醫師處方調劑,並視病人情況添加其他必要的營養成分。
全靜脈營養溶液有不少使用上的限制及副作用,這類病人需要先建置1條中央靜脈導管。使用時機通常是在無法進食的狀況,如:化療後持續嘔吐、腸阻塞、開刀後。長期使用的話,需要留意可能有血栓、感染及代謝性併發症(如高血糖、低血糖)、電解質異常、再餵食症候群,以及肝、腎功能異常等問題。
劉士宏指出,可以進食的病人,還是以口進食才能真正的攝取人體所需養分,必要時可以補充富含維生素B的營養補充飲品。至於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需要經由醫師評估後,醫師才會給予的症狀治療所需的藥物,民眾不需要去迷信所謂的「營養針」。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養身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
相關推薦
北市4校學生打BNT 台大醫院以心電圖偵測心肌炎風險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從2020年至今的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直到今年中旬的疫苗問世,才終於看到隧道盡頭的微光。疫苗是目前預防感染最有效的措施,在歐美國家已核准BNT疫苗施打青少年(12至18歲),該國國高中生也已完成第1劑BNT疫苗的接種。台北市教育局今(16)日宣布市內12至17...
閱讀詳情 »下背痛難行走復健仍無好轉 就醫後才發現脊椎滑脫惹禍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49歲洪女士多年來飽受下背痛合併右下肢麻痛所苦,被迫躺床足不出戶,四處治療及復健並無改善,經親友介紹至骨科檢查發現是第4、5腰椎脊椎滑脫合併脊椎神經壓迫所致,經詳細討論與解說後,透過電腦導航系統合併前側位脊椎減壓骨融合手術治療,隔天即能穿著背架下床活動。 脊椎脫滑...
閱讀詳情 »新增1例本土!8旬老婦就醫採檢確診 Omicron累計4例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16)日新增1例本土病例與11例境外移入,令全台關注的本土病例,案號為「16882」,為80多歲女性。 當事人已接受兩劑AZ疫苗,Ct值為39.9,血清N蛋白陽姓,目前研判為舊案。雖當事人有發燒、腹痛症狀,然這與肺炎無關,當事人體內病毒量相...
閱讀詳情 »幼童發燒長紅斑 手指脫皮? 小心「非典型川崎氏症」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某日有位6歲陳小妹妹某日晚上開始發燒,體溫約在37.5°C至38.5°C,雖然不高卻一直沒退。隔日家長求診,發現臉部與頸部呈現泛紅,同時有地圖舌及下肢輕微水腫。醫師安排流感快篩,結果為陰性,建議症狀治療並回家密切觀察。第3天上午持續發燒並發現手掌開始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