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營養針想打就打? 醫:全靜脈營養溶液使用有限制

營養針想打就打? 醫:全靜脈營養溶液使用有限制

「我可以打營養針嗎?自費的也可以。」這句話是急診很常聽到的問句。1位30歲年輕人發燒、咳嗽、全身無力到急診看診,在完成診查後,醫生建議年輕人口服藥物,多喝水、多休息、多加觀察即可,此時病人卻向醫師提出想要打營養針的需求。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醫師劉士宏表示,醫學臨床上並沒有「營養針」這個名詞,一般坊間所俗稱的營養針只是做為電解質來源的生理食鹽水或是葡萄糖液,混入少許維他命的靜脈輸液,並經由靜脈輸注方式,提供病人適當的營養,以維持正常的身體機能。

劉士宏說明,臨床上針對無法進食的病人會使用「全靜脈營養溶液」(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簡稱TPN),它的成分是胺基酸、脂肪、醣類、水分、維生素、礦物質及稀有元素等藥品,需要經由營養師評估,藥師再依醫師處方調劑,並視病人情況添加其他必要的營養成分。

全靜脈營養溶液有不少使用上的限制及副作用,這類病人需要先建置1條中央靜脈導管。使用時機通常是在無法進食的狀況,如:化療後持續嘔吐、腸阻塞、開刀後。長期使用的話,需要留意可能有血栓、感染及代謝性併發症(如高血糖、低血糖)、電解質異常、再餵食症候群,以及肝、腎功能異常等問題。

劉士宏指出,可以進食的病人,還是以口進食才能真正的攝取人體所需養分,必要時可以補充富含維生素B的營養補充飲品。至於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需要經由醫師評估後,醫師才會給予的症狀治療所需的藥物,民眾不需要去迷信所謂的「營養針」。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1名年約30歲的沈先生,工作常需搬重物,某日搬運時察覺手不自主抖動,後來手抖到字都無法寫,連腳也開始抖、走路遲緩不穩,開始出現頭暈、疲累等症狀。求診後發現沈先生的弟弟曾被診斷威爾森氏症,具有家族病史,檢查後沈先生確診為罕見的威爾森氏症,藥物治療後病情穩定,持續回診追蹤。威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癌症基金會於日前舉辦第十一屆十大抗癌鬥士頒獎典禮,會中並發表「癌症e學苑」網站,以提供不受時間及地域限制的癌友服務。該網站建置了癌友線上學習平台—數位教學e-Learning及「台癌e照護」APP。透過「癌症e學苑」互動頻道、癌症線上講座等,癌友和家屬可以依照自己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牙科根管治療目前可透過顯微鏡協助,有效提升治療成效;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醫師紀智文指出,在美國的牙髓病科訓練中,顯微鏡的訓練已被列為必修,透過顯微鏡的多片組鏡片和同軸光的光源技術,幫助手術過程中,細膩的放大影像且提供足夠景深和光源,可有效提升治療的精細度和預後。顯微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位37歲的吳小姐,17年前從印尼嫁來台灣,日前因末期腎臟病變併尿毒症,建議接受腎臟移植;所幸,她的姊姊願意特地飛來台灣,捐出一顆腎臟,手足之情令人動容。吳小姐接受腎臟移植 兄弟姊妹都願意吳小姐說,台灣醫療技術健全,是她決定在台接受腎臟移植的主因,當自己向家人提出想在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