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父親節大餐美食當前 老爸無「牙」消受徒傷悲

父親節大餐美食當前 老爸無「牙」消受徒傷悲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父親節到了,大多數人都會想慰勞爸爸去吃大餐慶祝一下,然而若爸爸的牙齒不好、有牙周病,或者因年紀大而缺牙,再怎麼豐盛的美食當前,爸爸可能因為無「牙」消受而暗自感傷。


牙醫師徐慶雲表示,每年從母親節一直到父親節前後,常會有子女帶著父母來門診看牙,其實也是孝親的方式之一。由於許多長輩平時沒有做好牙齒清潔,日積月累形成牙周病,或者有蛀牙卻因害怕看牙醫而拖延,最後導致缺牙,這些情況都是造成老人家牙口不好的主因。長輩一旦有缺牙,咀嚼就會出現問題,因此變得不愛進食、沒食慾,進而營養不均衡,如此惡性循環,就會影響長輩健康,因此顧好父母的牙齒,也等於照顧父母身體。


徐慶雲指出,曾收治1位80多歲的老先生,因有牙周病問題,女兒帶著他前來看診,老先生雖然很怕看牙醫,但現在醫學進步,麻藥施打更快速,針頭也比以往更細,加上醫師的專業技術,因此老翁在毫無痛感的情況下就拔好牙,考量到老人家體力較不好,故採用出血量較少的微創植牙,約3個月療程後,即能擁有一口好牙。


「能否植牙並不是看患者年齡,而是看骨頭條件。」徐慶雲強調,有些產後婦女,雖然只有4、50歲,但因懷孕生子造成骨質流失,牙齒骨板較薄,就需先補骨後再進行植牙;也有7、80歲老翁,年紀雖大但體格健壯,因此不需補骨,可直接植牙。然而每位患者的牙齒條件與缺牙狀況皆不同,須由經驗豐富的牙醫師,才能做出正確判斷,給予病患最適合的治療,從牙材、設備到醫師技術都不可輕忽,醫療品質絕非用金錢所能衡量。


須特別注意的是,有三高等慢性病的缺牙患者,平時可能會服用降血壓、降血糖,或者抗凝血藥物,植牙前務必先諮詢原先的主治醫師,評估是否需要先停藥再來做植牙治療。對於特別害怕看牙的患者,也可考慮舒眠植牙,讓病人在淺眠的狀態下進行治療,但務必慎選可信賴且較專業的牙醫診所,患者安全才有保障。


徐慶雲提醒,植牙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醫生的專業、植牙技術與經驗,另外,植體與假牙的材質好壞,也是會影響植牙後的成效。植牙後,平日仍須做好牙齒清潔,以免滋生牙菌斑,恐感染植牙部位,同時每半年應定期回診,檢查植體周圍的狀況,避免啃咬硬物,才能延長植牙的使用年限。


❤【NOW健康】關心您: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原來多數乾眼症成因 並不是因為眼睛缺水?!
▸小弟弟穿著皮衣「辦事」愛愛受阻 包皮槍排除障礙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幼兒溼疹半夜哭鬧爸媽好心疼 中醫調理一覺到天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今年64歲的何先生,曾經是菸齡30年以上的老菸槍,大約6年前開始嚴重咳嗽、咳痰及走路會喘,雖然成功戒菸,但這些症狀卻沒有消失,反而越來越嚴重。就醫後醫師認為是罹患支氣管擴張症,僅用藥物控制病情,經過2年治療卻不見改善,讓何先生也開始有些氣餒,直到偶然某次看到林慶雄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糖尿病人數世界之最,平均每11人就有1人罹病,每小時有1人死亡,想要遠離糖尿病,到底如何預防呢?醫師建議,少吃糖、多蔬菜、每天至少健走一萬步,尤其糖尿病患更要遵守,可降低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每小時有1人死於糖尿病 新光醫院內分泌糖尿病科主任黃中研指出,台灣糖尿病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健保署統計,台灣20歲以下罹患第2型糖尿病人數較10年前增加11%,20至40歲則增加32%;由於這群人仍處於需要工作年齡,而且往往無法自備三餐,因此會淪為外食族。所以,糖友應該如何健康吃外食,才能有效控制血糖呢?營養師建議,糖友不只要做好「醣」管理,也應該要遵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怎麼可能?很多癌友當獲知罹癌時,都會很錯諤,並且會認為,我還這麼年輕,為什麼會罹癌;其實,因為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再加上飲食多加工食品的緣故,致使癌症有年輕化趨勢;而在防治癌症時,最不能忽略的是什麼呢?   衛福部桃園醫院社區健康部副護理長劉美玲表示,很多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