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周病恐增罹癌風險 疫情期間慎選診所安心治療不拖延

牙周病恐增罹癌風險 疫情期間慎選診所安心治療不拖延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你知道嗎?牙周病可能會致癌!牙周病已陸續被許多研究證實可能導致全身系統性疾病的發生,近年來,更有多項國外醫學研究發現,牙周病菌可能增加罹癌風險。禾睿牙醫診所院長呂睿庭特別呼籲民眾,一旦發現牙齦炎或牙周病,應盡早接受治療,不要因為疫情的關係而拖延治療錯失黃金治療期。


國人罹患牙周病成年高達9成 醫師提醒牙周病恐提高罹癌風險


長期牙周病是提高癌症機率的危險因子之一!癌症的發生通常與身體的病變或慢性發炎有關,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將論文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中,研究是以口腔微生物在胃癌中的作用,以及口腔細菌與食道癌的潛在聯繫為主,結論指向有牙齦疾病會增加52%胃癌風險、43%食道癌風險。另在《癌症期刊》中的研究也透露,牙周病菌可能透過唾液移動至食道、胃部等消化器官,打亂腸道菌叢和免疫系統的平衡,或隨牙齦發炎進入血管,在黏膜組織中引起發炎,進而誘發癌症。


而根據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資料顯示,全台患有牙周病的成年人竟高達9成!那如何初步判斷自己是否有牙周病呢?呂睿庭醫師指出,牙周病常見的症狀包括刷牙時牙齦流血、對冷熱飲敏感、口臭、牙齒變長且牙齦萎縮等,若有上述這些症狀,建議應該盡快就醫檢查。


5合1微創牙周病療法 舒適、減痛、低復發率


牙周病的治療方式多以傳統手術或水雷射為主,傳統手術因為開刀傷口大,至少需半年的治療期,新型的水雷射可大幅縮短療程,傷口小且能降低疼痛感,提升病患的治療意願。


呂睿庭醫師進一步說明,傳統牙周病治療是以牙周刮刀深入牙齦溝槽進行牙結石刮除,由於只針對牙結石清除,對於牙齦溝內的滅菌效果不佳,病菌孳生率及牙周病復發率高,加上以刮刀刮除牙結石的方式容易傷害牙齦組織,術後患者需承受長時間的疼痛。而5合1微創牙周病療法,是採用水波雷射搭配超音波骨刀,結合傳統牙周治療,加上牙周病專用抗菌藥劑,以達到清除牙結石和病菌的效果


水波雷射是雷射能量與水氣的結合,在任何組織進行手術過程中,能產生極小的震動和熱能,由專業認證的牙醫師操作,是相當安全的療法。國外臨床報告顯示,98.5%牙周病患在水波雷射治療期間無任何不適,並能降低病患對治療的恐懼感,雷射熱能可刺激組織再生,能縮短療程時間至1個月內,過程無需麻醉、出血量少、不傷害牙齦組織,滅菌效果佳。


本土疫情大爆發擔憂就醫感染 醫師建議:可尋求獨立診間診所


目前台灣爆發多起本土新冠疫情案例,造成民眾恐慌,降低就醫意願。對此,呂睿庭醫師建議,可尋找有獨立診間的牙醫診所,以禾睿牙醫診所為例,診所診間為正壓防護室,能有效避免患者看診時受到外界病毒感染,於流行性疾病傳染時(例如SARS、肺結核等),以及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都能有效控制交叉感染,以避免患者於就醫看診時被傳染,患者可以安心接受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防疫宅在家/樂齡抗老、擺脫鼻病與耳鳴 名醫線上開講
▸「疾管家」開啟實聯制功能 掃描QR Code足跡全都錄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腸胃病科首席醫療顧問表示,大腸癌是我國第二癌症殺手,而華人則是患上大腸癌的最大群體。 大腸癌的早期有四大症狀 1、腹脹、腹痛。原因是由於腸道功能紊亂,或者腸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為隱痛或脹痛,還有漸漸加重的趨勢。   2、便血,因病變距肛門較近,...

閱讀詳情 »

你有沒有過一覺醒來眼睛裡莫名其妙長出了個針眼的經歷?針眼是皮脂腺受細菌感染而引發的炎症。通常會出現局部紅腫,疼痛,但是一般一周左右會自動消失。閱讀本文你會得知一些方法來減輕紅腫和疼痛,並且學會預防針眼的複發。   快速緩解 清洗針眼。針眼是由於灰塵,糞便以及其他殘片和細菌感染了皮脂腺。所以...

閱讀詳情 »

來自廣西的小豪3個月前開始出現抽搐症狀,併兩次暈倒,隨後被確診為腦內曼氏迭宮絛蟲裂頭蚴感染。近日,他接受了開顱手術,腦內一條長約10厘米的蟲子被取出。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竟是小豪吃了未熟透的青蛙。諸位父母,對正在成長的孩子們來說,不能吃什麼,你心裡有數嗎? 探究:腦內捉出10厘米蟲,疑吃未熟蛙肉所致據小...

閱讀詳情 »

這年頭,只要會熬粥就夠了!晚上把食材交給電鍋,第二天起床就能喝到熱騰騰的粥,包括養生的、暖胃的、美容的,超方便,很適合愛睡懶覺的上班族。 雜糧粥 食材:黑豆15g、黑米10g、糯米10g、大米10g、糙米10g、紅豆15g、黃豆15g、燕麥片10g、苞谷榛5g、小米5g、花生10g、芸豆5g 做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