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周病恐增罹癌風險 疫情期間慎選診所安心治療不拖延

牙周病恐增罹癌風險 疫情期間慎選診所安心治療不拖延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你知道嗎?牙周病可能會致癌!牙周病已陸續被許多研究證實可能導致全身系統性疾病的發生,近年來,更有多項國外醫學研究發現,牙周病菌可能增加罹癌風險。禾睿牙醫診所院長呂睿庭特別呼籲民眾,一旦發現牙齦炎或牙周病,應盡早接受治療,不要因為疫情的關係而拖延治療錯失黃金治療期。


國人罹患牙周病成年高達9成 醫師提醒牙周病恐提高罹癌風險


長期牙周病是提高癌症機率的危險因子之一!癌症的發生通常與身體的病變或慢性發炎有關,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將論文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中,研究是以口腔微生物在胃癌中的作用,以及口腔細菌與食道癌的潛在聯繫為主,結論指向有牙齦疾病會增加52%胃癌風險、43%食道癌風險。另在《癌症期刊》中的研究也透露,牙周病菌可能透過唾液移動至食道、胃部等消化器官,打亂腸道菌叢和免疫系統的平衡,或隨牙齦發炎進入血管,在黏膜組織中引起發炎,進而誘發癌症。


而根據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資料顯示,全台患有牙周病的成年人竟高達9成!那如何初步判斷自己是否有牙周病呢?呂睿庭醫師指出,牙周病常見的症狀包括刷牙時牙齦流血、對冷熱飲敏感、口臭、牙齒變長且牙齦萎縮等,若有上述這些症狀,建議應該盡快就醫檢查。


5合1微創牙周病療法 舒適、減痛、低復發率


牙周病的治療方式多以傳統手術或水雷射為主,傳統手術因為開刀傷口大,至少需半年的治療期,新型的水雷射可大幅縮短療程,傷口小且能降低疼痛感,提升病患的治療意願。


呂睿庭醫師進一步說明,傳統牙周病治療是以牙周刮刀深入牙齦溝槽進行牙結石刮除,由於只針對牙結石清除,對於牙齦溝內的滅菌效果不佳,病菌孳生率及牙周病復發率高,加上以刮刀刮除牙結石的方式容易傷害牙齦組織,術後患者需承受長時間的疼痛。而5合1微創牙周病療法,是採用水波雷射搭配超音波骨刀,結合傳統牙周治療,加上牙周病專用抗菌藥劑,以達到清除牙結石和病菌的效果


水波雷射是雷射能量與水氣的結合,在任何組織進行手術過程中,能產生極小的震動和熱能,由專業認證的牙醫師操作,是相當安全的療法。國外臨床報告顯示,98.5%牙周病患在水波雷射治療期間無任何不適,並能降低病患對治療的恐懼感,雷射熱能可刺激組織再生,能縮短療程時間至1個月內,過程無需麻醉、出血量少、不傷害牙齦組織,滅菌效果佳。


本土疫情大爆發擔憂就醫感染 醫師建議:可尋求獨立診間診所


目前台灣爆發多起本土新冠疫情案例,造成民眾恐慌,降低就醫意願。對此,呂睿庭醫師建議,可尋找有獨立診間的牙醫診所,以禾睿牙醫診所為例,診所診間為正壓防護室,能有效避免患者看診時受到外界病毒感染,於流行性疾病傳染時(例如SARS、肺結核等),以及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都能有效控制交叉感染,以避免患者於就醫看診時被傳染,患者可以安心接受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防疫宅在家/樂齡抗老、擺脫鼻病與耳鳴 名醫線上開講
▸「疾管家」開啟實聯制功能 掃描QR Code足跡全都錄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又到了容易過敏的季節,許多過敏性氣喘兒最近也開始發病,使得家長非常擔心;小兒科醫師指出,過敏性氣喘兒若是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可以採用減敏療法,成功率可達八成五。署立基隆醫院小兒科主任楊爵源表示,過敏兒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彰,則可考慮使用減敏治療;根據臨床顯示,過敏性氣喘兒經由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中國大陸驚傳禽流感,三人感染H7N9禽流感,其中兩人死亡,引發國際關注。由於兩岸往來密切,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4月1日要求衛生署針對國內防疫措施提出報告,疾管局局長張峰義特別提醒,國人至大陸務必避免接觸禽鳥類。張峰義表示,H7N9病毒屬於A型流感的一種,雖然尚無疫苗,分析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年過40的男人注意了!隨著年齡增加,除了要擔心勃起功能障礙,攝護腺肥大也成為不可避免的宿命。近期一份針對國內30-70歲男性調查顯示,勃起功能障礙患者中,50歲以上同時合併頻尿、尿路不順等問題者達66%,不分年齡層平均也有55%有同樣問題,更有7成擔心影響伴侶間相處。台灣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為期4天的「2013年墾丁音樂季」即將在4月4日登場,預估超過數十萬名年輕人集體狂歡。不過,疾病管制局則嚴陣以待,因為每年墾丁音樂季幾乎就是青少年濫用毒品高峰,其中又以搖頭丸及K他命濫用情況最為嚴重。食藥局統計國內100多家精神醫療院所通報的藥物濫用個案,去年總共收治1萬8...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