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牙痛、牙鬆動「病」的恐不只是牙齒! 牙周病還是這些慢性疾病幫凶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牙齒的狀態,反映的可是全身的健康!一名50歲的男性公司主管,長期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牙周長期不適,卻選擇隱忍,直到牙痛不已,牙齒都搖動了才求診,原本以為只要植牙就可以了事,沒想到除了被確診為重度牙周病,抽血檢查更驚覺罹患了糖尿病。

牙周病不是小事,開業牙醫師賴柏超表示,過往經驗,來求診的民眾只要被確診牙周病,持續追蹤另一半或其他家人也必然有牙周疾病的問題,牙周病其實是多重慢性疾病的幫凶,不能掉以輕心。

牙周病並不僅僅是牙齒疾病,事實上,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指出口腔健康與全身系統性疾病相關,不但與糖尿病、心臟病、骨質疏鬆、中風等慢性疾病,呈現高度關聯性,甚至是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的阿茲海默症,也都與牙周病脫離不了關係。

賴柏超說,國內衛福部2018年進行的大型口腔研究顯示,高達8成民眾都有牙周病,但近半數以上,不是毫無自覺,就是冷處理,任其惡化;但牙周與牙齒的關係,就像是建築地基與高樓大廈一樣,一旦牙周遭受細菌的破壞,牙齒也可能因牙周病細菌感染,無法承受因咀嚼產生的巨大咬合力而搖搖欲墜。

尤其,牙周病不容輕忽之處,在於牙周致病細菌,可以透過唾液再傳染給家人及伴侶;賴柏超警告,也就是一人得到牙周病,家中其他成員罹病機率也大幅增加。

賴柏超提醒,牙周病最常見的症狀不外乎刷牙或使用牙線時發現牙齦流血、食用酸甜冰冷食物時牙齒感到異常刺激、口臭,或吃東西時牙齒開始使不上力,急性發作期還可能出現牙齦紅腫化膿,甚至造成蜂窩性組織炎導致臉頰異常腫脹、發燒等症狀,因此,定期洗牙與檢查絕對不能少。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後遺症不只腰痠背痛 研究:平日久坐逾8小時憂鬱、焦慮飆高

超級細菌難再躲藏了 林口長庚開發「AI抓菌」準確性8成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佳禾中醫診所院長羅明宇推薦,對付手腳冰冷,可以試試「紅糖枸杞老薑茶」。因為紅糖能活血化瘀,老薑則能促進血液循環,冬天喝,能快快暖起來喔!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老人對各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攝人逐漸減少,平時應注意在飲食中加些紅糖,可維持正常代謝功能,延...

閱讀詳情 »

在媒體推波助瀾下,不少女性崇尚豐滿堅挺的「事業線」,但亂吃所謂豐胸補品,效果可能適得其反,中醫師周宗翰指出,以枸杞3錢、生薑2片燉豬腳、煮魚湯、炒地瓜葉等,便是安全不傷身的豐胸料理,枸杞可養肝血滋腎陰,生薑和胃醒脾、促進代謝,搭配富含膠質的食材,有助於促使乳腺發達,達到豐胸美乳的功效。‧女子為豐胸,...

閱讀詳情 »

(健 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研究顯示,大規模推動癌症篩檢,能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其中子宮頸抹片檢查,可大幅降低6至9成的子宮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根 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子宮頸全面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口從92年的8.4人,降低至101年的3.9人;原台南市和原台南縣,則分別從 ...

閱讀詳情 »

低碳原來不只是為了環保,跟你我的健康也有很大關係喔!小編整理出6大類食材低碳又健康的挑選方式,讓你快速上手!★全穀根莖類 選在地之外,建議選擇加工程序較少的穀類,如糙米、紫米及胚芽米,與白米混合食用。此外,甘藷產量高,生長迅速、病蟲害少,作為主食也適合。 ★豆魚肉蛋類 應優先考慮蛋白質品質佳,脂肪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