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對抗致命「超級細菌」 AI預測模型秒判讀 

對抗致命「超級細菌」 AI預測模型秒判讀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抗藥性極強的「超級細菌」,由於無法用臨床的方法檢驗出來,不但加重治療困難度,錯誤用藥更致命。43歲林先生是美國矽谷科技新貴,因工作競爭壓力大。一次生病時高燒不退,頸部腫脹不適、呼吸困難,就診後醫師告知是嚴重頸部感染,恐危及生命,但因無法判斷是何種細菌,只能根據「經驗」使用抗生素治療,後來仍然發生敗血性休克,在多方奔走與檢驗花費下,才得知感染超級細菌,用經驗性的抗生素根本無法殺死,醫師隨即對症下藥,這才撿回一命。
超級細菌抗藥力增強 錯誤用藥引起嚴重併發症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檢驗醫學部王信堯醫師指出,微生物學家已經發現不少種超級細菌,如具有抗藥特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球菌、鮑曼不動桿菌等,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是最廣為人知的超級細菌,每年造成全世界數百萬人傷亡,在抗生素濫用的狀況下,其抗藥能力一直增強,治療愈來愈不容易。
王信堯醫師表示,以往感染症的病人到醫院後,由於無法即時偵測到體內的超級細菌,往往必須歷經多種藥物嘗試、治療失敗、嚴重併發症等痛苦過程後,才有辦法證實超級細菌的存在,不但加重治療的困難度,錯誤用藥更增強其抗藥性。
質譜儀大數據AI分析 秒預測且達80%準確性
為突破這項困境,林口長庚醫院與長庚大學、中央大學跨領域、跨校合作,運用人工智慧開發出「超級細菌預測模型」,可更快速、便宜、正確地進行微生物特性鑑定,幾秒鐘內即可完成預測,並達到80%的用藥準確性,成為對抗微生物感染的一大利器。
林口長庚醫院率先於2013年引進並臨床使用質譜儀(MALDI-TOF),透過質譜儀技術,廣泛用於微生物菌種鑑定。由於質譜儀可以產生成千上萬鋒值的數據,因此,研究團隊跨領域合作,進一步使用人工智慧分析技術,成功從質譜儀複雜的大數據中,解讀出超級細菌可能的抗藥機制。不須額外檢驗操作,幾秒鐘內即可完成預測。
「超級細菌預測模型」 助醫師給予準確治療用藥
王信堯醫師表示,「超級細菌預測模型」技術已可運用於臨床微生物檢驗,並應用在臨床實務,可快速檢測目前無法測得的超級細菌,幫助醫師提早得知病患是否為超級細菌感染,進一步施用正確的抗生素。使患者無需歷經辛苦過程,醫師便能更準確給予治療用藥,降低感染後引發敗血症,甚至是死亡的憾事發生。
林口長庚檢驗醫學部盧章智主任表示,超級細菌對健康照護所帶來的挑戰已日益嚴峻,世界衛生組織甚至預測到2050年,人類將無合適的抗生素可用來治療感染症。跟微生物的戰爭不會結束,越來越多超級細菌異軍突起的年代,「超級細菌預測模型」臨床使用潛力無窮,這項技術除已申請專利,希望將此人工智慧發明方法廣泛運用於其他超級細菌,建置超級細菌預測平台,造福更多病患。

【延伸閱讀】

喘的好難受! 國泰醫院專業氣喘照護網守健康

威脅大!呼吸道融合病毒不要來 兩歲以下嬰幼兒可預防

共融思考付出更多 這間公司捐藥當政府公衛靠山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6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她突然點了點頭。霎時我喜極而泣的抱著她大哭一場,感謝老天爺把女兒還給我了!」民國97年6月,18歲的蘇湘婷在畢業典禮當天,因車禍成為植物人,頭部更在1年內經歷18次大小手術;在媽媽每天床畔的呼喚及護理之家細心復健下,湘婷終於在2年後奇蹟式地甦醒。如今的她不僅在臉書上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流感疫情進入高峰!疾病管制署指出,上周類流感門診就診人數突破9萬人,急診就診人數也有1萬5288人,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新增76例,其中4人死亡。該署提醒民眾,如有呼吸道症狀者,務必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儘量在家休養。根據疫情監視資料顯示,上周類流感門診病例百分比1.64,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咳嗽不止可能是氣喘徵兆!一名76歲的陳奶奶,為咳嗽所苦長達2個月,期間至診所拿止咳藥都沒有效,後來在親友勸告下至衛福部豐原醫院胸腔內科檢查,才發現原來是「氣喘」所致,而咳嗽症狀之所以一直沒有改善,是因為陳奶奶之前都是以普通感冒方式治療,沒有對症下藥的關係。陳奶奶無奈的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去年年底,赴韓國旅行團集體發生腹瀉、嘔吐等症狀,疾病管制署指出,經過與韓國、香港衛生當局三方聯合調查,結果發現,旅客赴韓曾去的某家餐廳,其餐廳廚工檢驗出感染諾羅病毒,目前該餐廳已歇業,赴韓旅行團腹瀉的疫情也已獲控制。去年12月25日迄今,疾管署陸續接獲交通部觀光局、國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