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以泓 / 台北報導
蛀牙不僅僅是孩童的困擾,成人也深受此困擾,特別是這兩年疫情期間在家上班,更讓人忽略了刷牙的重要性,因此牙醫師公會推動線上打卡活動,提醒一般民眾記得刷牙,還送Switch、Apple等3C產品來鼓勵民眾重視刷牙重要性。
衛生福利部與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攜手合作,於111年3月18日舉辦「2022世界口腔健康日-疫情齲緩,健康添氟」記者會,111年3月21日至4月11日期間,報名參加本活動之全台牙科醫療院所免收掛號費,但不包括健保部分負擔費用,鼓勵15歲以下學童、嬰幼兒與準媽媽多利用這段時間至診所看牙,從小保護牙,老來不缺牙!

懷孕婦女在孕期會發生口腔環境的改變,增加牙周炎及齲齒的發生率。由於齲齒是細菌感染,轉糖鏈球菌可自母親垂直傳染或從家人間水平傳染,DNA 研究中顯示超過70%幼兒導致齲齒的細菌來自母親。孕婦做好產前口腔預防措施,並適當使用氟化物,可以讓孩子口腔更加健康。婦幼節將至,鼓勵懷孕婦女及家長利用這段時間,協助嬰幼兒及孩童接受口腔健康檢查,並善用政府相關口腔保健政策,善用氟化物來預防齲齒,促進口腔健康。
近年全球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經研究發現,在疫情期間在家上班或上學,容易忽略口腔保健,有23%成人忘了睡前刷牙,21%成人忘了早上刷牙,並養成有損口腔健康習慣,如31% 成人增加吃零食、甜點的頻率,大於50%成人因疫情考量、沒做定期口腔健檢,然而,如確診又罹患牙周疾病,會使死亡率增加 8倍,需使用呼吸器增加4.6倍,轉送加護病房增加3.5倍,不論大人小孩,在疫情期間更要重視口腔健康的照護!

本會在今年推出「校園防疫督導式潔牙」,鼓勵學童在校期間,不但要在座位上進行餐後潔牙,還要準備防疫用品,如防疫隔板、口罩、衛生紙、酒精、抹布等,在老師的督導下,學生坐在教室的座位上隔板內潔牙,避免在洗手台前群聚潔牙,減少潔牙漱口時造成的飛沫接觸,老師也能瞭解學童有無落實潔牙動作,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奠定孩童們成長的基礎,共同維護孩童的口腔健康!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