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牙醫師公會推護牙 刷牙就抽Switch

潘以泓 / 台北報導

蛀牙不僅僅是孩童的困擾,成人也深受此困擾,特別是這兩年疫情期間在家上班,更讓人忽略了刷牙的重要性,因此牙醫師公會推動線上打卡活動,提醒一般民眾記得刷牙,還送Switch、Apple等3C產品來鼓勵民眾重視刷牙重要性。

衛生福利部與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攜手合作,於111年3月18日舉辦「2022世界口腔健康日-疫情齲緩,健康添氟」記者會,111年3月21日至4月11日期間,報名參加本活動之全台牙科醫療院所免收掛號費,但不包括健保部分負擔費用,鼓勵15歲以下學童、嬰幼兒與準媽媽多利用這段時間至診所看牙,從小保護牙,老來不缺牙!

牙醫師公會推護牙 刷牙就抽Switch
受COVID-19疫情影響,疫情期間在家上班或上學,容易忽略口腔保健。

懷孕婦女在孕期會發生口腔環境的改變,增加牙周炎及齲齒的發生率。由於齲齒是細菌感染,轉糖鏈球菌可自母親垂直傳染或從家人間水平傳染,DNA 研究中顯示超過70%幼兒導致齲齒的細菌來自母親。孕婦做好產前口腔預防措施,並適當使用氟化物,可以讓孩子口腔更加健康。婦幼節將至,鼓勵懷孕婦女及家長利用這段時間,協助嬰幼兒及孩童接受口腔健康檢查,並善用政府相關口腔保健政策,善用氟化物來預防齲齒,促進口腔健康。

近年全球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經研究發現,在疫情期間在家上班或上學,容易忽略口腔保健,有23%成人忘了睡前刷牙,21%成人忘了早上刷牙,並養成有損口腔健康習慣,如31% 成人增加吃零食、甜點的頻率,大於50%成人因疫情考量、沒做定期口腔健檢,然而,如確診又罹患牙周疾病,會使死亡率增加 8倍,需使用呼吸器增加4.6倍,轉送加護病房增加3.5倍,不論大人小孩,在疫情期間更要重視口腔健康的照護!

牙醫師公會推護牙 刷牙就抽Switch
牙醫師公會推動線上互動遊戲,鼓勵民眾認真刷牙還送獎品。

本會在今年推出「校園防疫督導式潔牙」,鼓勵學童在校期間,不但要在座位上進行餐後潔牙,還要準備防疫用品,如防疫隔板、口罩、衛生紙、酒精、抹布等,在老師的督導下,學生坐在教室的座位上隔板內潔牙,避免在洗手台前群聚潔牙,減少潔牙漱口時造成的飛沫接觸,老師也能瞭解學童有無落實潔牙動作,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奠定孩童們成長的基礎,共同維護孩童的口腔健康!

相關推薦

▲眼睛持續淚眼汪汪,應就醫檢查是否因疾病所引起。(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眼睛老是「水水的」未必是好事!一名50歲女性,最近就常覺得兩側內眼角偶爾會濕濕的,但明明也沒有想哭,就醫檢查才知原來是前一陣子感冒、鼻塞常自行洗鼻子,而內眼角濕濕的情況就老在洗鼻子後出現...

閱讀詳情 »

許多年長者都有早起的習慣,是不是年齡越大、睡眠越少呢?新光醫院睡眠中心李偉康臨床心理師表示,這其實是錯誤迷思!根據研究指出,年紀越大,睡覺時會比較淺眠一些,尤其男性長者較女性更為明顯,但淺眠並不代表睡眠時數較少喔!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建議,65歲以上年長者仍建議將每日睡眠時間維持在7至8小時之間,對健...

閱讀詳情 »

▲C肝病患如有胸痛、胸悶及疑似中風症狀時,應更積極處理。(示意照/長庚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染有C肝,不只要護「肝」更要當「心」!林口長庚今(16)日發布最新進一步研究結果指出,慢性C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罹患急性冠心症、急性缺血性中風,要比B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高出1.3倍,死亡率...

閱讀詳情 »

▲香港再傳鼠傳人E型肝炎案例。(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香港再驚爆鼠傳人E型肝炎案例,一口氣新增3例,其中1人並已死亡,這也是鼠傳人E型肝炎首見死亡個案,而連同去年確診的2例,香港已發生5例鼠傳人E型肝炎。疾管署今(16)日說,香港確診患者中一67歲男性1月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