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齒黃狂用美白貼片 醫:先了解後天人為3因素

牙齒黃狂用美白貼片 醫:先了解後天人為3因素

根據網路購物平台統計,2018年「牙齒美白貼片」銷售量大,平均1天上千盒。對此,開業牙醫師李偉文建議,購買牙齒美白貼片前,應先「停」下來思考,了解自己牙齒變色的原因和健康狀況,如果無法判別,可先到牙科診所找專業醫師「看」診,再決定是否能「貼」喔!

人類的牙齒原本是象牙色,因為牙齒是由琺瑯質、象牙質、牙髓及牙骨質所構成,最外層的琺瑯質呈透明白,致使大家看見的牙色都是象牙質的色澤。換句話說,象牙質顏色較深者,齒色自然比較偏黃;相反的,琺瑯質顏色不太透明的話,在反光情形下就會顯得牙齒比較白。

為什麼有些人的牙齒變得越來越黃,或變成灰黑色呢?李偉文說明,要視先天自然因素或後天人為因素而定。有人認為「年紀大牙齒就會變色」屬先天自然因素,年長者是因牙齒保護層─琺瑯質越來越薄,裡層的象牙質色變得更明顯,加上琺瑯質變脆弱、縫隙較多,牙齒相對容易染色、色素沉積較多。有些40歲以上的人,在尚未出生前,或幼時在牙齒發育期間,母親或自己服用四環素類抗生素,導致牙齒象牙質結構不良而變色。

李偉文強調,大多數人的牙齒變色是後天人為所造成,主要包含3大後天因素:(一)飲食因素:比如喝茶、喝咖啡、品紅酒、吃咖哩等含有天然色素的食物,都會讓牙齒染色,最好是喝完或吃完後立即漱口或刷牙,以免色素沉積較難清除。(二)不良習慣:有抽菸、嚼檳榔習慣者,牙齒容易變色,只要戒掉即可。(三)牙齒受傷或壞死:如果牙齒受過撞擊、蛀牙已久或抽過神經、牙齒已壞死也會變色。

美白牙齒的原理有2種,其一是物理性,採磨擦方式處理附著於牙齒表層的染色;另一是化學性,藉由過氧化氫,即俗稱的雙氧水(H2O2),或過氧化尿素處理沉積色素,但因雙氧水具有刺激性,如果有蛀牙或牙周病等問題,使用牙齒美白貼時容易造成不適;同時,也要避免碰觸到牙肉,否則長期使用恐傷害牙齦。

最後,食藥署提醒消費者在選購貼片時,可遵循3步驟:(一)先看牙醫,確認牙齒變色原因和齒齦的健康程度。(二)倘若牙齒有問題,應先將問題治癒。(三)選擇衛生福利部核可的牙齒美白貼,並請依照仿單所示使用。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胰臟移植是台灣目前最可靠、也是永久治癒第一型糖尿病最好的方法,健保署已於2008年1月1日將胰臟移植例為常規手術,並予以健保給付;根據臺北榮總胰臟移植團隊統計,手術成功率達96%,日前也已成功完成第100例胰臟移植手術。沒有胰臟或胰臟功能重度障礙的糖尿病患者,需終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許多老年人都會面臨骨質疏鬆症問題,造成骨折機率提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區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修安表示,從中醫角度而言,骨質疏鬆和筋骨相關,當中又以肝、腎主導筋骨,因此中醫治療上,首重調理肝腎。生活上,則可以適度曬太陽、維持標準體態和保持營養均衡等,能有助改善骨質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近年來由於歐美私密處除毛的興起,台灣也開始流行。國泰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表示,陰毛有隔絕細菌的作用,可降低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的風險,因此不建議國人將私處完全除毛。人體私密處的陰毛具有緩衝作用,可隔絕私密處直接就接觸細菌,若沒有陰毛,穿衣服時容易因摩擦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體重將近100公斤的小慧(化名),今年才25歲,但在20歲那年被診斷出有糖尿病。在醫師建議下,進行胃切除減重手術,小慧成功甩掉30公斤,也不再需要服藥和施打胰島素控制血糖。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尹文耀醫師表示,肥胖會帶來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等三高風險,中風和糖尿病的機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