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狂吃健康食品並不夠!掌握三大基本觀念才有效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最近大家都知道要強化免疫力才能抵抗病毒威脅,尤其吃得營養均衡,是提高自身免疫力、抵禦細菌的好方法,除了好的飲食習慣,不少人偏好補充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雖然沒有治療疾病的功效,但適時適量補充營養素也是保養之道。

健身專家提醒,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最大的差別,在於健康食品是有經過健康食品認證標章,雖然適量補充健康食品能促進身體健康,不過還是需要注意標示內容及三大重點,才能獲得健康食品的效果。

首先要注意「最佳服用時間」,水溶性維生素要在餐前服用,脂溶性維生素、益生菌、鐵則是要在餐後服用;鈣、鎂要在睡前服用。World Gym表示,維生素B群、維生素C等水溶性維生素,在有脂質的環境中,比較難被溶解、吸收,因此建議在餐前、餐後一段時間時服用會比較好。

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容易在具有油脂的環境中被溶解和吸收;如果在空腹時補充益生菌,可能會被胃酸消滅,至於吃鐵劑比較容易有噁心想吐、肚子痛等副做用,所以都會建議在餐後服用。而入睡前適量攝取鈣和鎂,有助於緩解緊張、達到提升睡眠品質的效果。

第二大重點是「不要超過每日建議量」。營養不良、營養過剩都不好,健康食品也是一樣,多吃不等於多健康,因為當細胞接受過多的營養素,反而會讓代謝出問題,例如維生素C過多容易導致腹瀉、結石,如果不確定到底要吃多少,可以參考國健署提供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或是詢問專業的醫生。

第三點是「注意藥物交互作用」。不論是健康食品或保健食品,甚至是藥品,都不建議混著吃、間隔時間太短吃,除了會影響吸收,也可能出現交互作用,反而危害到身體健康,例如銀杏和阿斯匹靈、香豆素等抗凝血藥物產生作用,會提高微血管、內臟出血的風險。

如果真有補充健康食品的需要,記得服用前一定要先諮詢相關的專業人員;倘若有任何不適,還是要盡快就醫,避免耽誤黃金治療期。專家提醒,想要提高免疫力,除了補充健康食品,更要改正不愛吃蔬果的壞習慣,均衡攝取營養素才是保持健康最佳之道。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輕鬆吃出平衡免疫力 運動專家教你吃對15種食物

愛的迫降孫藝珍超迷人 堅持TRX保持最佳狀態 快來跟著一起做

新聞照來源:Unsplash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王聿瀠 /台北報導 睽違68天,「嘉玲(+0)」總算回來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下午公布最新疫情,本土確診個案+0,這也是自上次本土+0出現在今年1月1日後,時隔68天之久,國內本土疫情再見實質清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都說大...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預防早產、流產的「安胎藥」短效型β-agonists類成分藥品,因為可能引發嚴重心血管不良反應,食藥署今(10)日正式發布禁令,限制注射劑型藥品只可以用於住院的懷孕婦女,且不論是口服及注射劑型藥品皆應再次修訂中文仿單,加註「孕婦用藥後可能會產生心血管不良反應」等警語。...

閱讀詳情 »

皮膚是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也是自己能「看得到」的器官,因此皮膚癌是最容易早期發現的癌症。除了黑色素瘤、莫克細胞瘤,及較侵襲性的鱗狀細胞癌外,絕大多數的皮膚癌主要以手術治療;化療、放射線治療則用於無法手術的患者,或是高風險的腫瘤術後輔助治療。馬偕醫院現有皮膚癌治療團隊,核心成員包括皮膚科、整形外科、...

閱讀詳情 »

痔瘡是國人常見、發生率很高的疾患!主要是肛門附近血管,因血液循環不良導致靜脈曲張,形成病態的痔瘡。只要會造成腹部壓力變大,阻止靜脈回流的情況,都有可能引起痔瘡!   一般來說,造成痔瘡的原因有: 1.久站、久坐,或激烈運動,或懷孕 2.長期便秘、嚴重腹瀉等不良排便習慣 3.作息不正常,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