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狂喝牛奶補鈣恐「做白工」 營養師曝選鈣3原則

狂喝牛奶補鈣恐「做白工」 營養師曝選鈣3原則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家有孩子擔心成長落人後、家有長輩煩惱骨質頗空洞,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國人每日鈣質攝取明顯不足,營養師鄭秀卿建議應從飲食下手,再重點加強補鈣,千萬別因缺鈣讓身體危機四起。很多人會想,多喝牛奶不就OK了嗎?原來,補鈣不能做白工,追求高效的關鍵在於「吸收率」,遠比含鈣率更需要重視。根據健保局統計,台灣人每年吃下20億顆胃藥,而胃藥中的制酸劑會影響鈣質吸收、補再多鈣也是徒勞。補充的鈣質利用複方成分多管齊下聯手提升核心成分吸收率,存得住才能成為鈣質大富翁。

缺鈣不只是長不高 全身都會影響

鄭秀卿說明,身體缺乏鈣質全身器官都會受到影響,不只容易抽筋、骨質疏鬆,恐發生心悸、失眠、蛀牙、視力模糊,對嬰幼兒或青少年容易出現生長遲緩。當然,缺鈣的原因很多,攝取得不夠加上有干擾鈣吸收等因素,還有長期缺乏運動,愛喝碳酸飲料和咖啡因飲料,或是隨著年齡增長、內分泌失衡,都會造成缺鈣。

不少人等到中老年後才開始正視補鈣問題。鄭秀卿解釋,人從胎兒、嬰幼兒、青少年、成年、中老年,各年齡層骨頭一直在增長、也持續代謝流失,所以一輩子都脫離不了補鈣。像是青少年時期正是補充骨質的最關鍵時期,鈣質充足,幫助骨骼強健。接續成年、中年完成補鈣關鍵時期,要在更年期之前打好基礎。很多人都認為常喝牛奶、乳製品就可以放心,但其實鈣需要對的營養素配合,促進鈣質進到腸細胞、幫助腸道鈣質進入血液、將血液中鈣質帶入骨骼,才是提升鈣質吸收率的關鍵。

鈣質到底該如何補充?營養師鄭秀卿建議把握三原則:

1.攝取富含鈣質食物:日常飲食當中,像是鮮奶、優格、起司等乳製品,小魚乾、乾蝦米、牡蠣等魚蝦貝類海鮮,以及豆腐、豆干的豆製品或黑芝麻及堅果種子都是屬於高鈣食材,平時可多加攝取增進鈣質補充。如果發現從飲食當中攝取到充足鈣質有難度,像是一天無法喝足1.5-2杯的鮮奶或很少攝取含鈣食物,則可以考慮挑選補鈣的保健食品搭配食用。

2.補鈣保健注意來源:不同種類的鈣來源,鈣質含量大不同,從標示當中仔細查閱鈣質含量,當然更重要的是鈣質為天然來源,像是天然萃取的海藻鈣,鈣離子含量與吸收率都高。

3.增加鈣吸收事半功倍:補鈣有秘訣,民眾普遍認知維他命D、維生素K、鎂離子等來協同吸收,還有進階版,就是加入酪蛋白磷酸肽(Casein Phosphopeptides,簡稱CPP),再防止鈣沉澱和促進鈣吸收,組成完整補鈣團隊讓吸收達到絕佳功效。

協同作用必不可少 常見的複方元素有這些

1.海洋鎂:海洋鎂與化學合成鎂大不同,天然來源無使用化學溶劑萃取,可減少產品中鈉和氯的含量,並增加鈣在人體的吸收率。

2.酪蛋白磷酸肽:酪蛋白磷酸肽有助於防止鈣沉澱、促進鈣吸收。

3.維他命D:促進骨鈣釋放幫助骨骼及牙齒正常發育。

4.維生素K2:根據研究維生素K可活化凝血酵素,啟動凝血機制,並可以引導鈣質在對的位置沉積,如骨骼、牙齒等,並減少血液中鈣沉積,避免血管鈣化。

【延伸閱讀】

骨折後不只要補鈣 專科醫師曝「飲食秘訣」

挑戰家長認知 專家釐清孩子長高成長的5個NG想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2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蔡孟泓報導)近視是國人普遍的眼部疾病,根據統計處調查,去年台灣青少年有8成都近視,其中2成更是度數超過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族。近視造成不少人生活、工作中的困擾,考慮以雷射手術解決近視問題,也成為許多人的選項。台灣引進近視手術的技術不斷進步,目前最新的「七次元+」可減少角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距離農曆年還有兩個月,已經有不少廠商陸續推出年菜料理供民眾選擇,但在購買時,您吃的安心嗎?為推廣「正確選用食品」、「餐飲衛生安全」及「食得安心」的觀念與精神,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特別舉辦「巧烹時鮮安心吃」年菜記者會,讓民眾能夠在家輕鬆動手做出衛生、美味的年菜料理,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0歲的漁夫經常在烈日下工作,等待漁穫時總會抽菸打發無聊時光,某日工作時突然眼前一片模糊,返港後立即前往急診,結果發現雙眼罹患血管增殖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經抗血管生長因子治療後獲得改善。醫師提醒,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好發於50歲以上民眾,但未做好眼睛防晒、有菸癮,都可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