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狗狗嗅覺強大 幫助揪出致病菌

狗狗嗅覺強大 幫助揪出致病菌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國外媒體常報導狗狗透過嗅覺幫主人及早揪出癌症、糖尿病的故事,狗狗除了可以緝毒、找炸彈,還可以找出腫瘤、糖尿病,現在說不定也能揪出致病菌。《英國醫學期刊》曾刊登研究,描述荷蘭一家醫學中心成功訓練米格魯辨識「困難梭狀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患者氣味,狗狗或許也能成為「緝菌犬」。

拖延確診 疫情容易擴大

困難梭狀桿菌是常見醫院院內感染菌,常導致嚴重腸胃症狀,及早確診、治療最能控制疾病蔓延,而一般檢驗至少需要一到兩天時間,患者從出現症狀到接受治療平均為2.8至7.7天,一旦拖延治療,疫情就可能擴大。

狗狗嗅覺好 有助找出困難梭狀桿菌潛在病例

狗的嗅覺比人類好上一百倍,科學家便想運用狗狗嗅覺能力,及早找出困難梭狀桿菌病例。荷蘭一家醫學中心團隊便訓練一隻2歲大米格魯嗅聞病患、病患檢體是否受感染。科學家先讓狗狗聞帶有病菌的木棒,再讓狗狗聞不同檢體,並以更稀濃度進行訓練,兩個月後,這隻名叫克里夫(Cliff)的米格魯一聞到困難梭狀桿菌病例,便會坐下或躺下。

狗狗對於困難梭狀桿菌檢體 敏感性100%

研究團隊設計重重關卡,在第一關,克里夫必須從100個糞便檢體辨認出其中50個困難梭狀桿菌感染檢體,克里夫成功找出50個病例,也辨識出另外47個沒有病菌檢體,剩下3個則不太確定答案。初步計算出狗狗對困難梭狀桿菌敏感性為100%,特異性約94%,很適合擔任篩檢工作。

在第二關,研究人員帶克里夫去病房,面對300位患者,其中30人為陽性,270人為陰性。克里夫依然交出亮眼成績:從30個病例辨識出25位,270位沒有得病的病患中,克里夫指出其中265名陰性病例,敏感度高達8成以上,特異性成績好一點,為98%。如果不確定的答案通通視為得病,敏感性為93%、97%。

患者沒腹瀉、沒檢體 狗狗就難以辨識

這個試驗仍有一些限制,約18-30%的患者雖感染困難梭狀桿菌,卻沒有腹瀉等症狀,也不見得有糞便檢體,米格魯因此聞不到這些味道。此外,狗狗巡房時,也容易受小孩子、食物與觸摸的干擾,導致準確性大受影響,或者像是長照機構,許多病患會彼此接觸,以致氣味混雜,不像臥床病人那麼容易辨識。

在未來 狗狗說不定可加入醫療團隊

透過狗狗快速篩選疑似感染困難梭狀桿菌病例,的確相當符合成本效益。不只困難梭狀桿菌感染,許多研究也指出,狗狗可以嗅出膀胱癌、肺癌、皮膚癌、攝護腺癌、卵巢癌與大腸癌等惡性腫瘤氣味,狗狗不只是人類忠實朋友,說不定往後還可以加入醫療團隊,幫助揪出病灶。

延伸閱讀

1.Bomers, M. K., van Agtmael, M. A., Luik, H., van Veen, M. C., Vandenbroucke-Grauls, C. M., & Smulders, Y. M. (2012). Using a dog’s superior olfactory sensitivity to identify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 stools and patients: proof of principle study. BMJ, 345, e7396.

2.Oh, Y., Lee, Y., Heath, J., & Kim, M. (2015). Applications of animal biosensors: a review. IEEE Sensors Journal, 15(2), 637-645.

3.Angle, C., Waggoner, L. P., Ferrando, A., Haney, P., & Passler, T. (2016). Canine detection of the Volatilome: a review of implications for pathogen and disease detection. 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 3, 47.
4.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7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考季要來了,許多準考生開始焦躁不安,陸續出現拉肚子、便秘等腸胃不適症狀,甚至噁心、頭痛、失眠,愈是擔心考試,症狀愈明顯;營養師黃瑞培指出,考生若有拉肚子或是便秘等症狀,往往是有「大腸激躁症候群」,主要是自主神經失調,導致腸胃機能障礙,多半與考生容易焦慮、緊張的個性有關,它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天氣逐漸炎熱,很多人已陸續曬棉被、冬衣做換季準備;苗栗市一名楊姓婦人趁著換季曬棉被,結果不但全身出紅疹,甚至還狂咳嗽,她原以為是感冒,到胸腔內科檢查沒有異狀,轉診到感染科,經醫師診斷是塵蟎過敏,以抗組織胺及類固醇等藥物治療,咳嗽及紅疹症狀才消除。署立苗栗醫院內科、感染科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大考將至,為了提高注意力,少部分考生及家長竟然走偏鋒,想透過「聰明藥」,來提高注意力,結果反而出現幻覺,險些精神異常。「利他能」、「專思達」坊間誤傳為「聰明藥」,其主要成分是Methylphenidate,由於此藥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臨床用於治療過動症,目前列為第三級管制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苗栗縣一名63歲男子洗腎長達26年,是醫院資深的生命勇士,他鼓勵病友勇敢接受現實,把命交給上天,身體交給自己與醫療人員,互相配合永不放棄,就會有希望。為恭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劉祥忠指出,該男子37歲那年,因為長期感冒不癒到醫院求治,醫生卻宣告「必須洗腎才能存活」,當時2個孩子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