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玩具會造成孩子聽力受損?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有一項對坊間兒童玩具所做的新調查(包括美泰兒公司出產的Tickle Me Elmo搔癢娃娃),調查發現,這些玩具如果使用不當,玩具所發出的許多聲音可能會大到足以造成聽力永久性損害。請仔細檢查家中孩童的玩具類型,並了解該如何處理它們。

Q : 哪一樣玩具的聲音更大? 是Tickle Me Elmo搔癢娃娃呢? 還是軌道列車?

A : 一切取決於孩子在玩這些玩具時耳朵與玩具之間的距離。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一些頗受兒童歡迎的玩具在靠近耳朵時聲音可以大於100分貝,音量相當於割草機、電動鋸或地鐵。

玩具會造成孩子聽力受損

研究人員之一的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聽力與平衡中心主任Hamid Djalilian醫學博士表示 :「雖然這些玩具在正確使用時是完全安全的,但風險在於許多孩童並不會正確使用這些玩具。若是長時間接觸任何超過90分貝的噪音,則可能會在以後的生活中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傷。」

不幸的是,這些聽力損失通常不會在一夜之間就出現在孩子身上。事實上,真正的影響是直到孩子中年之後才會開始產生。Djalilian醫學博士說 :「傷害是慢慢累積的,並且很早就開始了,所以父母應該格外要注意孩子的玩具,並確保孩子們的玩法是正確安全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每當家中出現一樣新的玩具時,家長請記得將玩具舉到自己的耳朵測試看看它所發出的聲音分貝,如果玩具會發出聲響或是具有傷害性,那麼就要特別注意。接著將玩具拿離自己的耳朵約30公分遠,如果這樣的距離所聽到的音量仍舊令人感到不安,那麼孩子就不應該玩這個玩具,除非可以想到辦法降低音量或是乾脆不要安裝電池。

即使沒有明顯的跡象產生,永久性聽力損傷的情形仍然經常發生。請留意孩子是否有下列狀況,例如,孩子常常抱怨他的耳朵會痛或會有聲響,或是經常在對話中問「什麼?」,亦或是看電視時想要調高音量。

請定期帶孩子進行聽力測試。出生嬰兒通常在離開醫院之前會進行聽力檢查(或是嬰兒3個月大時),在3至6歲期間應每年進行檢測,接著每2年一次,直到孩子18歲為止。如果還有其他風險因素,如家族病史、頻繁的耳部感染、或是孩子出現聽力下降的徵兆,都應該更加強檢測。

 

延伸閱讀:

準爸爸如何與胎兒培養感情

貓頭鷹,從耳洞裡看到眼球

清潔耳垢,棉簽其實很不安全?

什麼時候該為寶寶清耳垢?

 

Reference :

Health Update: Are Your Kids’ Toys Causing Hearing Damage?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確診病例單日飆出744例新高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國內新增93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44例本土個案及189例境外移入(9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新增本土個案數再創今年新高,且比昨551例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目前每年約有2500人接受心臟瓣膜置換手術,而俗稱「豬瓣膜」或「牛瓣膜」的生物組織瓣膜,平均使用壽命約為10至15年,一旦年限到了,僅能選擇再次開心手術,但對於上了年紀的高齡患者風險極高,台北榮總今(13)日發表最新醫療成果,就針對複雜的瓣膜性心臟病患者,成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教育部昨公布停課新制,其中針對無疫苗可打的12歲以下國小學童,一樣比照有疫苗可打的國、高中生放寬,引爆不少家有幼童的家長不滿,甚至怒批教育部是「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3)日在立法院首度透露,正在洽買5到11歲的兒童疫苗,目前正在與輝瑞、BNT、上海...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資料來源/美國眼科學會(AAO)新冠肺炎的大流行,上班的模式與以往有些不同。許多人表示,雖然是在家辦公,但使用電腦的時間卻更多了,身體開始有些吃不消,像是會有眼睛乾澀、頭痛及乾眼症的情形,擔心可能會對視力造成永久性損害。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整理美國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