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玩水也要注意安全,防溺觀念學起來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氣溫高漲的夏日,就是要到海邊、溪邊、游泳池、池塘等水域場地玩水,但是玩得盡興的同時,更需注意水域安全,特別是78月份溺水事件頻傳,又多為一、二十歲的年輕人,常令人扼腕,提醒民眾從事戲水活動時,應先學習如何與水域相處,並將防溺觀念深植於心,才能安全享受戲水的清涼感。

什麼是溺水?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高級水上安全救生教練黃正仁表示,「溺水是一種水中窒息現象,常是嗆水後產生呼吸窘迫,若在短時間之內得不到救助,很有可能發生溺斃憾事!」

愛水者更應防範溺水

很多人以為初學者比較容易發生溺水?教練倒是搖搖頭,通常初學者剛學游泳、浮潛等水上運動,不太敢前往不熟悉的水域玩水,倒是自認泳技不錯,勇有挑戰性格的人,可能是禁不起同伴挑釁,或太愛前往祕境探險,又不瞭解水域特性,一個疏忽就可能引起溺水。黃教練也是急難救援人員,救援經驗中,溺水者之中,不乏游泳好手或水域探索愛好者,為什麼愛水者反而會溺水? 他的認知中,有分生理、心理及環境變化3因素,或許是身體已經出現疲累感,應以休息為先,卻忽略警訊;太有自信,做出超過能力範圍的動作,例如:高難度的跳水、溯溪;忽略大自然天候變化的警訊,來不及撤退引起。

玩水也要注意安全,防溺觀念學起來

培養安全戲水觀念

「夏日玩水很開心,但安全還是第一,尤其要防溺觀念深植於心,黃正仁教練的叮嚀是: 

1.不熟悉的地區或禁區戲水,千萬不要冒險,也不要做出超過能力範圍的動作,明明跳水技巧差,硬要挑戰,不可拿自己生命開玩笑!

2.戲水時要結伴而行,不要單獨一人,也不要互相挑釁,而是要相互關照。

3.察覺身體卡卡、怪怪時,或因工作過勞、壓力過大、睡眠不佳、心中有事時,安全第一,不可硬著頭皮下水。

4.戲水前,一定要從頭到腳做足暖身,切記要打開身體運動模式。

5.游泳、戲水時應穿著泳衣或戲水專用衣服,不要穿著厚重的牛仔褲,避免下水後衣物過重,易影響漂浮能力,甚至救援難度。

6.不少湖泊、溪邊、瀑布水流看似平靜,但是隱藏在下的漩渦、暗流變化萬千,常是難以想像,不要輕忽可能帶來的危險性,也不要仗著水中老手冒險推進。

7.天象變化萬千,邊戲水,也要邊留意天氣及水流變化,隨時參考中央氣象局提供的相關資訊,一有變化,及早撤退,以利安全。

相關推薦

爽爆新聞網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某公司日前於網路刊登「見證者使用心得」影片,向民眾宣傳其販售的「能量手環」具有神奇療效,台中市政府衛生局食品藥物安全處依違反藥事法裁處60萬元罰鍰!台中市食安處強調,業者販售商品時應注意廣告用語,嚴禁誇大不實詞語宣傳,違者最高可處2,500萬元罰鍰。 台中市食安...

閱讀詳情 »

針對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疫情指揮中心今召開記者會,發言人莊人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病例案986,為南非籍20多歲女性。莊人祥表示,該個案於今年2月19日來台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經2月20日入境採檢及3月4日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皆為陰性。個...

閱讀詳情 »

美國如火如荼施打武肺疫苗,目前總施打量已經破一億,光是周五當天就打了超過兩百萬劑,傳出AZ疫苗也進入第三階段臨床試驗,很快能申請緊急授權展開施打、加速回歸正常生活。然而由於現在學校都在放春假,國內搭機人數創疫情來新高,佛州知名景點邁阿密海灘擠滿了人,當地市長坦言,擔心恐怕出現超級傳播。(民視新聞網 ...

閱讀詳情 »

【記者王雯玲/高雄報導】今年適逢台灣寄生蟲醫學之父97歲冥誕,高雄醫學大學特別舉辦「鑽膚之愛•典範傳承--台灣寄生蟲醫學之父謝獻臣院長紀念研討會」,全體大合唱由謝獻臣院長親自填詞的高醫校歌為研討會揭開序幕,從歌詞中不難看出謝獻臣院長對高醫深厚的感情和期許。高醫校歌從民國63年開始傳唱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