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海鮮怎麼挑?

海鮮怎麼挑?

夏天高溫潮濕,海鮮食材容易腐敗變質,在挑選海鮮時該注意哪些重點呢?食品藥物管理署整理常見海鮮的挑選原則,跟大家一起認識海產挑選的小撇步。

 

海鮮怎麼挑?

 

1. 魚類:注意外觀形狀是否完整,建議選擇無斷落變黑或破損、魚鱗無脫落、外表不黏膩;此外,也可留意魚身應明亮有光澤、魚眼清澈明亮、魚鰓顏色鮮紅,魚體僵直不軟爛、無腐臭氣味為佳。

 

2. 蝦類:蝦子建議挑選蝦頭與蝦身緊密連接,蝦身自然捲曲、肉質飽滿有彈性,無軟爛、腥臭味為佳。

 

3. 貝類:蜆、蛤蜊未開殼、無臭味為佳,亦可取兩顆貝類互相輕輕敲擊,聲音清脆者表示鮮度較佳,若聲音悶悶的則是較不新鮮。

 

4. 花枝、小捲、魷魚:眼睛明亮、外皮鮮豔、身體通透、按壓肉質有彈性且無腥臭味者為佳。

 

5. 蟹類:建議以活體蟹為佳,死蟹含毒素且病菌滋生快,不宜食用。選購時可留意蟹形完整飽滿、蟹腿與鰲硬挺並與身體牢固連接,顏色鮮豔明亮、無刺鼻氨臭味為佳。

 

圖文創作:健談

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 

 

延伸閱讀:

【常見的食物過敏原】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242

為什麼不新鮮的海鮮容易過敏?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5381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海鮮怎麼挑?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產前檢查明明沒有異常,怎麼大出血?一名36歲的女性,第二胎產前檢查結果沒有明顯異常,卻在診所生產後,大量急性陰道出血,出血量超過1000毫升還出現休克情形,緊急轉送醫院,幸好醫療團隊立即進行子宮動脈栓塞止血手術控制出血量,才保住一命...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李盛雯/專訪報導 自從2019年12月確診首宗感染個案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迄今仍以超乎想像的破壞力肆虐全球,但在這股疫情海嘯之下,好企業更能打出漂亮的「疫」戰!全球知名生物科技製藥企業Amgen安進藥廠在台灣成立剛滿5周年,今年二度蟬聯《HR Asia》的...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入境台灣要不要「全面普篩」,一直有爭議,今(20)日有媒體報導指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選中12個高風險國家、地區,預計9月起,對入境者全面進行PCR核酸檢測。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下午出面駁斥「媒體亂寫!」暫無此...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財務吃緊,衛福部長陳時中已數度公開宣示要調漲保費,還要調整民眾的部分負擔,但開源不夠,如何節流更是關鍵,尤其近年新藥物要價不斐,讓健保財務越發沈重,國內藥界觀察,「生物相似性藥」有望成為健保節流的金雞母,因為健保核價金額可先砍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