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球類運動盛行 關節傷害須提防

球類運動盛行 關節傷害須提防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巴西世足賽打得火熱,全球也掀起足球熱,這類激烈的球類運動,受到許多人歡迎,但也衍生出相關的運動傷害,例如關節處脫臼等狀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羅浩儒表示,運動前最好先做熱身,增加肌肉關節的血流量和攝氧量,曾受過傷的部位,可透過護具或貼紮術來預防其受傷。

日前一名喜愛籃球的年輕男子,在一次比賽中因衝撞,不幸腳踝扭傷變形,緊急送急診治療,經過影像檢查後發現,踝關節脫臼併骨折,經由緊急脫臼復位與骨折復位固定手術,1年後骨折癒合拔除骨釘,病患仍可繼續喜愛的球類運動。羅浩儒指出,運動依不同性質可分為高度接觸性、有限接觸性與非接觸性,會有身體接觸的運動,碰撞機率大,受傷狀況也提高,例如籃球、足球、橄欖球;或高危險性的運動,如體操、柔道、跆拳道等。

羅浩儒提醒,在運動過程中,若出現不正常的關節疼痛或是局部肌肉疼痛,應該先緩和的停下運動。若已有明顯關節外觀變形或嚴重影響行走能力時,可採用急救的R.I.C.E原則,指的是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壓、Elevation抬高患肢,R.I.C.E的工作如果做得好,對患者傷口癒合和後續治療都有很大幫助。接著應盡快前往急診或骨科門診,透過影像檢查判斷,若出現關節脫臼或韌帶骨頭斷裂,醫師將視嚴重程度與部位,做適當復位與修補。

受傷後若復原狀況佳仍能在痊癒後繼續運動,必須等肌腱、韌帶或關節都完全癒合,而且患側的關節活動能和健康側差不多,患側肌力也要達到健康側肌力的8成以上,並應在醫護人員指導下從事復健動作。剛開始的適應期,羅浩儒建議不要從事太激烈的運動,另外也可配合使用一些護具,避免再次發生二次傷害。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868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 1 2 濕氣重必吃它,痰多,頭臉油膩要吃它,水腫肥胖更要吃它! 紅豆薏米粥祛濕減肥的真相,你還被蒙在鼓裏?看完再說吧!男女必讀! 中醫認為,夏季的“濕”是引發及惡化疾病的關鍵。因為環境和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因素,每個人體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濕氣。 濕氣...

閱讀詳情 »

小酌怡情,豪飲恐傷身。研究發現,不論是哪種酒精飲料,女性只要喝酒就會增加15%乳房腫瘤的風險。 美國一項歷時長達10年,針對1.1萬名女性進行飲酒與健康的相關研究。研究發現,如果女性從初經來臨到生育第一個孩子的這段時間,每天喝一杯葡萄酒的話,罹患乳癌的風險會增加三成之多。除此之外,每增加10克酒精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常有妻子抱怨,先生入睡後鼾聲如雷,根本無法入睡,隔天上班精神不濟。各式各樣的打鼾、鼻塞狀況,嚴重地影響日常生活、就學與工作,甚至有病人說,從小就不記得自己有用過鼻子呼吸!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張展旗表示,臨床上,常遇到病患抱怨因鼻塞,導致張口呼吸或鼻涕倒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炎炎夏日需要露出肌膚穿著清涼短袖、短褲消暑,又深怕露出來的肌膚太黑不美觀,許多人選擇打美白針讓自己變成白雪公主,或是海邊出遊後立刻買下美白針療程想要變白,俗話說「一白遮三醜」,但美白針真的有效嗎?價差那麼大到底差在哪?請皮膚科醫師來解答。 開業皮膚科醫師陳玄祥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