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生活壓力大腸躁症纏身 中醫師教你日常保健

大腸激躁症屬於功能性腸胃疾病,腸道機能異常,並非感染發炎或癌症所引起,生理結構上也無缺陷,而是壓力所引起的長期健康異常狀況,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從中醫觀點來看,腸躁症的病因以情志因素最為重要,與肝的疏泄、代謝功能和情志有密切關係。肝的疏泄功能是脾胃能否正常升降的關鍵,而肝經由調節氣機的升降,也會影響大腸蠕動功能。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陳重嘉指出,腸躁症主要症狀為反覆性腹痛、便祕或腹瀉,有時便秘腹瀉交替或同時發生,且有腹脹、放屁、腸鳴或腸道運動習慣改變等症狀,讓人相當困擾。門診觀察發現,罹患腸激躁症的患者以無法妥善處理壓力的年輕人居多,不過,近年來生活壓力逐漸升高,年齡層較大的患者,甚至退休長者也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陳重嘉說明,不論是憂思氣結傷脾或鬱怒傷肝,都會導致肝脾不和,致使脾不升清,胃不降濁;而肝氣鬱滯,橫逆脾土,就會導致脾失健運,影響腸道蠕動功能,進而腹痛、腹瀉或便秘。中醫治療腸躁症的目的是緩解腹痛和調整排便習慣,「疏肝理脾」是治療腸躁症的主軸,藉由疏通調達諸臟腑、補虛瀉實來調整氣血的通暢順達。

除了透過中醫調理改善腸胃症狀,陳重嘉建議患者,應該調整生活習慣,多多運動,找到適合自己的舒壓方式,例如打坐、瑜珈等,並擁有充足的睡眠。其次為調整飲食習慣,改變飲食內容,多攝取膳食纖維幫助改善便秘,並遵循低腹敏3階段飲食(Low FODMAP diet)模式,避免攝取難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陳重嘉指出,許多研究發現,多多食用豆類、水果、燕麥產品等含有豐富水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物,可以改善腸躁症。至於小麥、大麥、黑麥與相關製品含有麩質食物,應該避免食用。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shixugang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據了解,美國大約有超過千萬的人天天都在喝咖啡。世界上,一天有超過十億杯的咖啡被人喝掉。咖啡是僅次於茶葉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飲料。但喝咖啡的功效可能不只有提神醒腦而已...

閱讀詳情 »

俗諺說「一暝大一寸」,許多研究也發現,睡眠對於兒童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但是兒童到底睡多少時間才夠呢?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孩童的睡眠時間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未滿1歲的嬰兒一天需要睡12至16小時,而國高中生則會銳減成8至10小時即可。然而,每個人的睡眠需求可能稍有不同,但若睡太多或睡太...

閱讀詳情 »

感冒鼻塞怎麼辦?有些人感冒鼻塞或過敏時,會選擇和口服藥相比效果更快速的鼻噴劑來舒緩症狀,但又有多少人用過「鼻噴劑」呢?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網因此針對1,820位13歲以上民眾進行調查。 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網詢問:「請問您知道什麼是『鼻噴劑』嗎?」結果顯示「知道,且買過也用過」的...

閱讀詳情 »

如果可以的話,不想要有蛀牙⋯⋯特別是成為父母後,想照顧孩子的牙齒不讓他有蛀牙吧!大家平時,會預防蛀牙嗎?!每天都會刷牙,但卻沒有在預防蛀牙的家長讀者應該很多~所以這次想從今天就能開始實踐,為大家介紹不會有蛀牙的自我護理方法☆   首先要介紹蛀牙是⋯⋯?   蛀牙是被稱為&ldq...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