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物活性支架科技重大突破  降低心臟病死亡率

生物活性支架科技重大突破 降低心臟病死亡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在台灣,一年約有四萬人次進行心血管介入性治療手術,其中約10%屬於緊急狀況下執行的手術。日前於巴黎舉行的歐洲心血管介入治療大會(Euro PCR)發表突破性研究顯示,追蹤長達18個月1500位全是心肌梗塞病患,使用氮氧化鈦塗層支架(國內稱生物活性支架),對於心肌梗塞再發生率和心臟病死亡率都大幅降低;病患可以縮短服藥時間,同時兼顧有效性跟安全性,無疑對於急性心肌梗塞、年長者、容易出血或近期內準備動手術的病患帶來新福音。 

支架撐開血管傷口癒合有疤痕 會造成血管再阻塞

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長殷偉賢也參與此大會;他表示「當初認為如果將心臟支架放進後,順利撐開血管壁,經過一段時間傷口若能完全癒合,應該是最理想的狀態,可是後來發現效果不如預期。」殷偉賢主任說明,病患對於心臟支架治療要有個觀念,當血管硬化被硬塊阻塞時,如果順利撐開,血管內皮必然會有撐裂開的傷口。

當早期沒有支架時,血管撐開的傷口結疤回縮後又會再堵塞血管,所以血管支架就是提供支撐的效果,讓血管修復後不容易回縮,可是傷口還是會繼續癒合。有些人傷口癒合的組織很漂亮,但有些人傷口癒合會有凸起的大塊疤痕,這些疤痕若發生在血管內,就會造成血管再度阻塞。

裸金屬支架會增加血栓風險 塗藥支架無法兼顧安全性

殷主任補充說明,塗藥支架與傳統裸金屬支架的差別在於塗了一層抑制細胞增長的藥,在傷口癒合的過程中,明顯減少疤痕組織增生,有效降低再狹窄率。但是也因此同時延長了傷口癒合的時間期。

傳統裸金屬支架會暴露在血液裡,增加發生血栓或栓塞的風險,嚴重的會導致心肌缺氧、甚至是心肌梗塞等更嚴重的併發症。塗藥支架雖然提高了支架的治療效果,但無法同時兼顧安全性;另外,有些病患對於塗藥支架上的帶藥聚合物,會產生過敏現象,也會造成傷口難以癒合。

生物活性塗層支架 可促進傷口癒合減少血栓

目前除了傳統裸金屬支架和塗藥支架外,還有生物活性塗層支架。殷偉賢主任說明,生物活性塗層支架上的一氧化氮(NO),是人體血管上本來就有的分子,和血管擴張及血管內皮修復癒合有關,當病患血管堵塞或做過心導管之後,一氧化氮足夠的供應相當重要,因為可促進傷口癒合,減少血栓形成。

大幅降低心肌梗塞復發及心臟病死亡風險 容易出血患者服藥時間能縮短

所以Euro PCR今年公佈針對心肌梗塞族群的大型研究結果,顯示面對急性心肌梗塞病患,使用新一代生物活性塗層支架的治療效果媲美目前最新的塗藥支架(同樣可降低血管再狹窄率、支架血栓、和因為長期服用抗血栓藥物造成出血的風險);但相對安全性提高(明顯降低心肌梗塞再發生率和心臟病死亡率),此消息讓醫界相當振奮。 

新一代生物活性塗層支架 科技重大突破發展

根據這項研究,生物活性塗層支架確實有助於解決目前心肌梗塞治療的瓶頸,殷偉賢主任表示,若支架能有效張開狹窄的血管,傷口能提早癒合,心肌梗塞患者就不用擔心血栓問題;另外,對於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如不能按時服藥、不能吃太強效的抗血栓藥物,藥物過敏或緊急需要手術的病患,新一代生物活性塗層支架絕對是科技突破的重大發展。

預防血管再狹窄及併發症 遵循醫囑服藥追蹤

最後,殷偉賢主任提醒,病患應針對自身情況與醫師溝通支架的選擇,現有支架皆有優缺點,應該是根據病患個別需要選擇支架,而不是無選擇性的使用支架於所有病患;此外,急性心肌梗塞病患應遵循醫囑服藥追蹤,切勿隨意停藥,才能預防血管再狹窄及治療的併發症,以免讓治療效果打折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4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食安事件頻傳,不少人擔心起食品添加物對於健康的影響。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在11月25日公告「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修正新規定,焦糖色素改列食品添加物,限制含量及使用標準範圍。其中食品中都含有的焦糖色素,因種類繁多,幾乎無所不在,包括烘焙食品、麵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心臟衰竭大多數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不過,日前一名30歲女性,長期心悸、呼吸會喘,但不以為意,突然喘不過氣,到急診室求診,檢查發現心跳高達每分鐘160下,且心房顫動合併心搏過速,進一步檢查,發現有甲狀腺亢進情形,經藥物治療心臟衰竭與甲狀腺亢進,病患恢復正常心律,已順利出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北市衛生局宣布,明年1月1日開始,公費流感疫苗擴大至設籍北市年滿55歲以上長者,不過疫苗數量有限,請符合資格市民把握機會,儘快前往北市流感疫苗合約醫療院所完成接種,若至12區健康服務中心院外門診部施打,可享疫苗、掛號費及診察費完全免費服務。冬季是流感流行高峰期,北市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天氣寒冷,若手指、腳趾等部位,突然出現紫紅色的斑塊且有刺痛感,可能是凍瘡!皮膚科醫師表示,皮膚產生凍瘡一開始不會有感覺,如出現帶有紫紅色的斑疹、丘疹或結節,且遇熱皮膚愈癢,並伴隨灼熱、刺痛等不舒服的感覺,代表症狀已持續12至24小時,千萬不可泡熱水、按摩,以免發炎惡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