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產習俗禁忌多 準媽咪該怎麼辦?

生產習俗禁忌多 準媽咪該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給媽咪的話-須知讀熟 助您好孕當頭

近幾年來,我國的剖腹產率居高不下,每10位產婦中就有3位選擇剖腹產,在這趨勢下,有關剖腹產產後傷口的療養,以及生活注意事項等資訊,其重要性便日益提高。

剖腹產與自然生產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會於身上留下一道疤痕,手術後的恢復期也較長。而兩種不同生產方式的選擇,術前、術後的注意事項,當然也不盡相同。為了讓媽媽得到最完善的照顧,並將術後可能產生的後遺症(如:疤痕、傷口感染等)機率降到最低,媽媽與家人們都應共同學習、留心相關照護知識。

值得一提的是,自以前流傳下來許多有關生產的習俗禁忌,例:剖腹產術後不能下床走動、產婦一個月不能洗澡等。隨著生活環境品質的提升,以及醫療科技的發展,都陸續將上述舊論推翻,如:剖腹產後的媽媽,待體力恢復到一定程度,應下床走動幫助傷口癒合;新式防水敷料的出現,提供媽媽更舒適的產後生活等。

這些與時俱進的知識,也告訴我們:在先進的二十一世紀,懷孕的媽媽並非是被動的病人,除了擁有享受懷孕過程的權利,也必須做足產前產後相關功課,以良好的身心狀態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如有疑問,媽媽應多與主治醫師溝通,並尊重醫療專業,聽從醫生建議做出最好的選擇。祝福所有媽媽們在這趟好孕旅程中,都能收穫良多、回憶滿滿!

(本文摘自健康醫療網剖婦產衛教手冊 受訪者:臺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林芯伃醫師)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9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失智症已是國內公衛政策的優先議題,為提供失智症病人和家屬更妥善的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根據失智病人和家屬需求提供整合性醫療服務,開辦記憶整合門診、設置失智諮詢專線與文山失智關懷據點、定期辦理相關衛教講座與家屬身心照護團體。跨專業人士提供醫療協助失智人口逐年攀升,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70歲的已婚男性,過去無精神科或內外科疾病的病史,在69歲時,太太觀察先生漸出現記憶力下降,言談間重複過去事件,煮飯鹹淡調整能力變差。同時出現被害妄想,覺得有人偷了自己的手錶。某日因在社區干擾,由警方協助送至北市聯醫松德院區治療。住院期間,醫師觀察其言談鬆散難理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世界球后戴資穎,殺球時速最高達366公里,打得對手毫無招架之力;如此快速且精準的打擊,就像是近年正夯的皮秒雷射,雷射作用時間極快,僅10的負12次方秒,就能有效擊碎肌膚的黑色素,搭配蜂巢式透鏡更能將能量提高20倍,達到治療斑點、細紋、膚色暗沉、痘疤、膚色不均,以及去除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