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產風險補償條例等12年 婦團籲單獨立法

生產風險補償條例等12年 婦團籲單獨立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近日《醫糾法》草案遭到醫界大動作反對,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以及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要求政府應該將等了12年的「生產風險補償條例」單獨立法,並作為未來其他醫療事故補償機制立法的先驅政策。

衛生福利部2012年推出「鼓勵醫療機構辦理生育事故爭議事件試辦計畫」,3年來,補償總金額為1億7000萬元,並將產科醫療鑑定案件數下降7成,婦產科醫師招收比例,也從101年7成2上升到103年9成4,顯見確有達到及時補償、降低醫病對立、減少訴訟的目的,但卻沒有法源保障。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表示,目前生產風險補償機制已試辦3年,各界對於運作方式已有共識,但《醫糾法》還缺乏社會共識,呼籲政府將「生產風險補償條例」單獨立法。

黃淑英指出,「補償試辦計畫」沒有法源保障,無法涵蓋所有婦女,例如在醫療院所以外的場所生產、就診的醫療機構未加入試辦計畫,或醫療院所無意願與產婦、家屬調解,且審議會不作有無過失的認定及鑑定,而目前計畫由「醫療發展基金」支應,恐將面臨隨時停擺。

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楊芳婉強調,「生產風險補償條例」應獨立於一般醫療事故的處理,當發生生產事故時,即予婦女補償,以舒緩傷痛,降低與醫師的對立,避免婦女及其家人承受糾紛或訴訟的二度傷害。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96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71歲的黃先生,從20多歲開始抽菸,每天平均2包,有時甚至抽到3包,菸齡逾50年;7、8年開始,他自覺走路氣喘吁吁,連回家要爬到三樓,都快喘不過氣,就醫檢查,發現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嚇得不敢再抽菸。黃先生說,沒有戒菸前,除了連走路都上氣不接下氣外,每當天氣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許多民眾總是等到身體出現病痛時,才願意就醫診斷,也因此台灣目前已成立許多健康促進醫院,除了治療疾病之目的外,也能推動社區健康的角色;花蓮慈院社區醫學部副院長許文林指出,為了推動健康促進醫院,花蓮慈院不但在醫院診間推動預防疾病工作,更落實到社區,讓民眾養成健康生活的習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項全球調查發現,台灣每兩人就有一人擁有智慧型行動裝置,且平均每天用手機上網超過3小時,比全球平均數值高出55分鐘,居全球之冠!隨著低頭族越來越多,直接衝擊的就是眼睛健康,然而,卻有許多人渾然不覺;一名低頭族中年婦女誤以為是更年期提早報到導致眼睛乾澀,在身心不適的雙重打...

閱讀詳情 »

大家每次眼皮跳的時候是不是就有點擔心要發生什麼事情呢!民間有“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之說,所以很多人對眼皮跳,尤其是左眼跳不在意。其實持續性的雙側或單側眼皮的跳動是需要引起重視的。之前有位重慶的女富商,就以為左眼跳帶財,跳了8年後變成臉部抽筋,因而影響面容,所以真的還是要注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