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生薑塗腋下止汗?恐成二次傷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生薑塗腋下止汗?恐成二次傷害

入夏以來全臺都壟罩在熾熱陽光中,身上老是有異味,腋下也常因為出現汗漬而陷入一片濕的窘境嗎?面對這樣的情況,許多人會利用止汗劑延緩出汗情況,也有許多人因為飽受多汗體臭困擾,迷信網路偏方,利用生薑切片、辣椒碘酒、山藥擦拭腋下,沒想到體臭問題無法緩解,反而造成皮膚紅腫癢的二次傷害。

生薑、辣椒碘酒擦腋下恐成二次傷害

許多消費者飽受腋下多汗之苦,因此迷信網路偏方,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若有大量出汗或嚴重體臭者,應先就醫請專科醫師協助治療,千萬不要私下用偏方,反而造成肌膚不可預知的傷害。 近來網路廣為流傳,止汗制臭劑會引起淋巴阻塞,會引起乳癌或間接導致阿茲海默症的傳言。事實上,止汗劑作用機轉是藉由鋁鹽膠狀物質阻塞汗管,達到抑制出汗的效果,但只能延緩出汗無法減少體臭。

另外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美國國立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及阿茲海默症協會(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研究表示,目前尚無直接證據證明,乳癌及阿茲海默症與止汗制臭劑有關。

睡前或皮膚乾燥時是最佳使用時機

對於止汗劑可能是乳癌及老人痴呆的兇手而言,食藥署表示,止汗制臭劑使用時只有少部分塗抹量會進入汗管,且目前我國對於止汗制臭劑使用的成分均訂有限量管理規範,食藥署將會持續注意國際間動態,民眾毋需過度恐慌。

另外,食藥署提醒,使用止汗制臭劑的最佳時機,是睡前或肌膚乾燥時,當大量流汗、運動散熱時,則使用效果不佳。此外,剛刮毛後的肌膚可能有傷口,盡量別選在那時候使用。要注意的是,止汗制臭劑和防曬劑不一樣,不需要常常補擦,過度塗抹反而容易刺激皮膚。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國民健康署表示,隨著高齡化、不健康飲食、遺傳等因素,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愈來愈高,且有年輕化的趨勢,民眾都以為大腸直腸癌應該要有血便、便秘、腹脹等症狀,其實大腸直腸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等到解血便才就醫,往往為時已晚。 發生率攀升 50至75歲好發 台南市衛生局也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腎臟病是一個無聲無息的隱形殺手,因為在初期臨床上並無明顯症狀,往往到了後期才產生不適,因此,有多數民眾發現時已罹患慢性腎臟病卻渾然不知,有鑑於此,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特別舉辦慢性腎臟病腎友座談會,希望能藉由講座,增加民眾對慢性腎臟病的了解。 泡沫尿、水腫要當心 恐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頂新劣油風暴,食品業掀起骨牌效應,無論大廠亦或小廠,在政府剝洋蔥式的緩慢爆出各油品皆全都染黑的情況下,無不烏雲罩頂,風聲鶴唳,但也揭開了台灣人對於食品,鍾愛便宜又大碗的陋習,進而不自覺讓自己陷入損害健康的風險之中!從強冠餿水油、頂新豬油,直到第三波牛油也宣告食安破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記憶力不好、常常說錯話、失言口誤、情緒容易失控,若你有這些毛病,當心你已經「腦殘」!精神科醫師指出,人類除了睡眠之外,隨時都會用到腦,如果時常亂吃、睡眠不充足、不積極閱讀學習等等,可能都會讓腦子鈍化,未來罹腦殘的境界,將相去不遠。  不斷學習 腦筋能愈用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