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生酮飲食消除體脂肪正夯 專家帶路提高成功率

  農曆春節剛過,不少人在假期中餐餐吃得豐盛,加上生活作息不規律,心寬體胖之下體重平均飆升2至4公斤,然而減肥方式琳瑯滿目,針對惱人的贅肉該如何消除?相信多數人對於時下流行的生酮飲食法應該不陌生,但要想有效快速且健康的減肥,達到成效後又不易復胖,正確執行生酮飲食就顯得格外重要。

  生酮飲食法近年來頗夯,能減肥的原理是幾乎不能吃可消化性的碳水化合物,如澱粉、水果、醣類等,藉由強迫身體處於酮症狀態,利用脂肪代謝而達到瘦身效果。張宜臻營養師表示,生酮飲食3大營養素的比例分配,包括醣類需控制在5%、蛋白質約25%、脂肪為70%,脂肪約是正常飲食的2至3倍,這與防彈咖啡的作法正好能相輔相成,防彈咖啡將黑咖啡加上油來飲用,有助身體達到生酮飲食並產生分解脂肪的作用,若大量喝防彈咖啡卻未改變飲食比例,則僅是徒增熱量而已,反而減肥效果不彰。

外食和澱粉為主的飲食習慣 易破功、有副作用

  不少人在生酮飲食執行上會遇到困難度,而出現破酮狀況。張宜臻指出,台灣是以飯麵為主食的國家,澱粉和醣類的攝取量高,且5成的人是以外食為主,像是便利商店、自助餐等,即便是平日飲食常見的牛奶、優酪乳、水果和蔬菜中,也都含有澱粉和醣類,所以很容易在執行生酮飲食的過程中,因小心破功而全功盡棄,必須重新來過;嗜吃肉類也會攝取過量蛋白質,相對降低脂肪比例;另外,脂肪攝取的油質也有好壞之分,很多人以為可以吃很多油炸物,這是錯誤的觀念,吃錯油反而易讓血脂飆高,影響健康,抑或蔬菜攝取不足冒痘痘、便祕,建議應以橄欖油、精煉過中鏈脂肪酸的椰子油及堅果等好油為主。

生酮飲食消除體脂肪正夯 專家帶路提高成功率

線上生酮飲食課程 提供菜單、聚餐如何應對

  目前僅少數醫療院所有開設生酮飲食減肥班,但對於忙碌的現代人易受時空上的限制,現在有專業的營養師團隊,提供線上影音課程及營養師駐站的臉書社團,可協助初次生酮飲食減肥者正確執行。內容提供生酮飲食菜單,教導如何落實日常生活,聚餐該怎麼應對,對於執行過程中3餐出現瓶頸時如何調整飲食,減肥卡關很久營養師也能提供個人化建議,或有運動習慣者該如何適應生酮飲食的副作用,也能與臉書社團中其他執行者進行交流,彼此激勵打氣,關於這點張宜臻不諱言,減肥必須有續航力,達標前能否有持續的動力和信心,是提高減肥成功的關鍵因素。

生酮飲食搭配低碳低醣 避免復胖

  外界對於生酮飲食會重視體內產生酮體多寡的結果,這可以從血液檢測得知,但張宜臻強調,雖然酮體是脂肪分解的代謝物之一,但這只是生酮飲食的結果,反而應該更注重飲食內容及過程中體重、體脂和腰圍的變化作依循。至於生酮飲食可持續多久時間?通常執行1至2個月後,待達到減肥目標,就建議逐漸回歸低碳或均衡飲食,當中的飲食技巧則須專業的指導,才能確保減下4、5公斤後,不至於又很快復胖。

慢性疾病、孕婦、長者 皆不適合

  減肥方式多元化,多數人都能嘗試生酮飲食減肥,雖然目前臨床統計出現酮酸中毒機率極低,不過,張宜臻提醒,孕婦、逾60歲的年長者、慢性疾病、素有三高問題及癌症患者等,則不建議使用,或前往醫療院所抽血檢驗,再決定是否能實行生酮飲食減肥法。此外,BMI值低於18.5的過瘦者,或是對於澱粉類依賴程度高者皆不適合,部分執行者初期恐出現頭暈目眩、想嘔吐、脫水或便祕等症狀的過渡期,若有疑慮仍應請教專業人士來判斷自己是否適合此種減肥方式。

★生酮激瘦課程介紹:https://learneating.pse.is/ETYFD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日新增8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境外移入確診,下午2時將召開臨時記者會,由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最新疫情。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733例確診,分別為641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心情差怎麼辦?近來周遭好幾位朋友身陷失戀、家庭關係不睦、經濟及事業不順遂的壓力,還有人突然間成為照顧親人的照顧者,身心狀況就像拉到滿弓狀態,緊繃到不行。當弓超過彈性範圍時,容易變形或斷裂,如果身心壓力無法得不到紓解,就會影響身心健康,也會傷及周圍的人。 人生是一段禍福相伴,...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時序入冬了,但國內腸病毒疫情卻見「緩升」。根據疾管署公布最新監測資料發現,上周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計5956人次,較前一周的5516人次上升8.0%,疾管署提醒家長注意!因腸病毒在國內,幾乎一年到頭都在社區流竄。 疾管署進一步分析,目前社區腸病毒檢出以克沙奇A群為多...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已經超過200天沒有本土病例,新加坡今(11)日最新宣布,開放來自台灣的短期旅客入境新加坡,檢測陰性即可免隔離。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透露,新加坡曾要求互惠開放,但指揮中心目前暫時不考慮,還需要仔細評估。 莊人祥說,新加坡目前屬於疫情低風險國家,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